袁佳佳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八中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媒體的普及,學生看到的藝術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嚴重地抹殺了學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創造力。而興趣有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功能,因此,誘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是音樂教師的重要任務。
音樂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性的。音樂教學必須有開放思維,放飛學生想象和創新的思維。教學過程中,我會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在這些有趣的音樂活動中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會有很大的成就感,以此來吸引學生,激發其學習欲望,使他們能很快地全身心投入學習,這樣課堂氣氛順理成章就會活躍起來。
音樂這門藝術不單單只有唱歌,我們在課堂里還學到很多其他知識。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愛好特點,在教學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學習活動中,把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真正讓音樂課活起來,讓他們感受到音樂課的無窮魅力。因為先天性格不同和后天接受音樂教育的差異,使不同的學生在眾人面前表現的情況也各不相同,如果引入不同的音樂表演形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的能力,還會使其有表演后的成就感,從而對音樂的學習感興趣。
情感是音樂的靈魂,音樂是抒發情感的渠道,兩者相輔相成。這也是學生在音樂中能夠長期獲得樂趣的基礎方法。如,在學唱感恩父母的歌曲時,我告訴學生:世界上最無私的愛就是父母的愛,他們總是竭盡全力,把最好的給你們。在隨后學習演唱《父親》這首歌曲時,歌曲的歌詞“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就深深觸動了每個人的心靈。我想,只有以情感人,引發心靈的共鳴,我們才能找到育人的切入點,讓學生用心體會,發揮音樂教化的作用,達到音樂教學的目的。
音樂老師要精心設計好課堂每個環節,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有利環境,鼓勵他們多動腦筋多創新。學生只有通過自主學習,才能真正學會獨立思考,也只有在獨立思考中才會有所創新,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主觀能動性才能調動起來。
這樣才能使學生逐步提高審美意識,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為學生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