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雨冬
(吉林省通榆縣八面學校)
當前,教育改革的大潮席卷全國中小學校,高效課堂的各種模式也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然而無論什么模式,都要看針對的教育對象而定,要看是否能夠真正高效。
我校所在縣區近兩年來多次派遣校長、業務領導、骨干教師前往山東杜郎口中學、江蘇洋思中學等名校學習,學習歸來后也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了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然而很多學校將學到的經驗直接移植到課堂教學中來,忽視了自己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反而成了邯鄲學步,是否高效不言而喻。
下面筆者簡單地談一談自己對高效課堂的理解。
高效課堂從名字就可以看出,它本身并非是某一種教學模式,而是從教學效果角度進行界定的。它的核心是落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由學會變為會學,由注重學習結果轉變為注重學習過程。這其實是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終身發展為宗旨,引導學生按照認知規律進行學習。因此,在實施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育者首先必須考慮到我們教學對象的知識儲備、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學習素養,然后再決定采取何種教學方式,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地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彰顯出學生學習的“主權”。
所以,要實施好高效課堂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引導教師認真學習高效課堂理念,把握高效課堂的精髓,切莫照貓畫虎反類犬。教師在備課時,除了要認真備好教學內容,還要準確把握好學情,依據學情來設計課堂教學,這樣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
第二,要建設好學習小組。學習小組的建設直接關乎高效課堂教學的成敗,千萬要杜絕每個小組中的優秀生代表小組所有同學學習、發言,這樣就直接將其他同學置于無人關注的角落,他們也就逐漸對學習喪失了興趣,久而久之,教學就成為只為優秀生服務的課堂了。教師在建設學習小組時一定要將好、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合理搭配,使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分工和職責,讓小組中的學生既互相幫助又互相監督,將每個學習小組中的所有人都綁定在一起,培養每個學生的小組榮譽感,這樣才能使學習小組成為所有成員的學習樂園,這樣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
第三,教師必須提前編撰好導學案。導學案是高效課堂的產物,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教師至少應該提前兩天編撰好導學案,第一天發給學生,讓學習小組自主合作完成,第二天教師要將導學案收上來進行認真批改,準確把握好學生的預習情況,這樣才能確保課堂教學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