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利軍
(吉林省通榆縣第五中學)
課堂是實施教書育人的主陣地,重視研究課堂教學無疑是抓住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牛鼻子”,面對目前課堂教學“高投入低產出”的現狀,結合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談談自己粗淺的做法和體會。
教學目的是以教材為依據,從學生實際出發制訂的。因此,教師不僅應在教案中明確提出,而且應讓學生明確知道自己將學什么,該學什么,學得怎樣。目的明確了,師生也就有了共同奮斗的目標,師生之間的教和學活動也都將圍繞這一教學目的進行,全力以赴地實現目的。
“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學也是如此。一堂課的開頭十分重要,設計并組織好新課的導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整堂課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導課方法很多,可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圍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一目標,結合課堂教學內容來設計導語,采用靈活多樣的導入方法,一上課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住,那么,就會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另外,精心設計結課教學環節,對于良好教學效果的鞏固,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結課的方法很多,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都應該注意結課的科學性、明確性、啟發性、簡潔性、趣味性,切不可拖泥帶水、嘩眾取寵、虎頭蛇尾,真正讓結課起到畫龍點睛之功效。
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常數。量過大,則學生受不了;量過小,則學生吃不飽。因此,教師必須在保證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從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出發,適量調控教學內容,圍繞重點加以取舍,突出一個“精”字,讓學生用盡量少的時間掌握盡量多的信息。重點內容必須有足夠的教學時間,切記蜻蜓點水,泛泛而講。否則面面俱到,不深不淺,使學生難以領會和掌握,最終無法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一堂優質課,其教學語言必須具備兩點:一是語言節奏,即語脈通達流暢,舒展自如,語速快慢適當,語調清晰流暢、抑揚頓挫、旋律優美、感情豐富。二是語言特征,即規范性(必須用普通話)、專業性(用專業術語)、針對性(對什么學生說什么話,不能千篇一律)、啟發性(善于運用高明的語言手段引導、鼓勵、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性和審美性。
實施教學民主、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巧妙設計板書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