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頌梅(湖南省湘潭市第四中學)
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應給學生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多看書、多閱讀,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下面我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談談為初中生打造良好的閱讀環境的策略。
閱讀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但家里隨意寬松舒適的環境也成為最重要的閱讀場所。那么,我們家長該如何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呢?
1.和孩子一起建立家庭圖書架。專家說,所有的閱讀從選擇開始。因此,在開始閱讀前,必須有足夠的圖書儲備可供選擇。
2.家長應與自己的孩子一起閱讀。家庭教育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即由家長創造、設置的家庭生活對孩子的成長,為孩子指引基本的人生道路有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滲透熏陶功能。
3.與電視、網絡保持合適的距離。閱讀專家研究,看電視、上網和閱讀完全相反。電視節目觀眾只需要短時間集中注意力就可以了,上網需要不斷翻頁瀏覽。相反,孩子閱讀書籍時,則需要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對孩子而言,看電視是一種不用教的經驗,而閱讀則需要與人互動!
要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提升全體學生的文化素養,養成多讀書、讀好書的文化生活習慣,以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載體,努力構建“積極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那么,學校又該如何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環境呢?
1.推進學校圖書館、班級圖書架的建設,營造家庭閱讀氛圍,充分挖掘學校閱讀教育資源,改善學生的閱讀環境,構建學習型學校。
2.營造人文環境,在校園的長廊里、過道中、校園大門口、樓梯拐角處、宣傳欄里設置“讀書榜”“讀書欄”“讀書臺”等書香校園載體。
3.結合學校實際開展多渠道、多層次的讀書活動。
4.制訂讀書激勵機制,評選“書香班級”“書香家庭”“讀書之星”等先進集體及個人,激發學生的集體力量。
現代社會不健康或不適宜青少年的休閑活動嚴重地影響學生的課外閱讀,針對這些情況,我們應該采取措施,多方合力,努力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營造健康的文化氛圍,使閱讀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1.抵制不良誘惑。改革開放以來,文化市場發展得也比較快,但其中有許多屬少兒不宜,而有些老板卻只管掙錢不管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電子游戲室、臺球室,網吧、街頭巷尾那些不負責任的售書攤和租書攤,還有錄像廳和電影院門前的“黃色”宣傳等等,都在引誘著青少年的好奇心。我們應該多管齊下,積極抵制各種不良誘惑,為孩子們提供健康的社會閱讀環境。
2.改善文化設備。我市文化設施相對落后,使節假日的青少年常常感到無處可去,無書可讀。因此,希望職能部門加大教育的投資力度,建立大型的現代化的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中心,創建豐富多彩的閱報欄,設立流動讀書亭,舉辦大型讀書報告會等等,促使全社會形成讀書看報,重視教育的好風氣,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
總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只要我們學校每位教師對學生閱讀的作用有足夠的重視,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認真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以最大的熱情為學生創建良好的閱讀環境,我相信閱讀這朵“燦爛之花”一定會在孩子們心中綻放!
羅曉暢.初中生閱讀環境的探索研究.湖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