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鑫
(江蘇省靖江市東興鎮中心學校)
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學生活動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如今,在更多的課堂中出現了類似“你發現了什么?”“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等問題,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這種探索并非只是學生單純地探索知識,而且還能激發老師對教學的靈感。這樣的地理課堂才能變得活潑起來,讓學生愛學,才能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教學過程中的學生活動主要是教師設計問題,學生進行問題探究的過程。因此,學生活動是否有效與教師設計的問題有很大的關系,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探究欲望出發,提出合適的問題。另外,教師不應把結論及早地告訴學生,而應采用“先思考后啟發”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解決問題。
為讓活動在課堂上起到實效,前期必須做必要的準備,教師應根據選取活動類型的不同制定出相關的活動要求,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具體實施的方式有很多,表演式的,競賽式的,模擬式的,還可以實踐方式,如制作“小地球儀”……
1.展示。學生可以通過展示來驗證自己的思維成果,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學生走上簡述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從不同角度發揮更多的指導作用,組織學生高效地利用課堂時間。
2.討論。討論是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的過程。課堂討論可以深化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樣也可以促使學生獨立思考、主動創新。當學生暢所欲言時,就有可能突破思維習慣,進一步使教師得到某些啟發,修正起初不確切、不完善的認識,調整預案,使教學活動向縱深發展。
3.課外實踐活動。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還可以通過學生課外實踐的形式來開展地理課堂教學。學生通過課外觀察和實踐,可以對課本知識有更深的了解和認識,及時發現問題加以總結和改正,并且打開自己的思維,調動原有的知識更快地學習新的知識。
總之,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活動來完成學習目標,可以使課堂“動”起來。讓學生自主地探索,給學生探索的空間。凡是學生能想、能做的事都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做、去說,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