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芳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黃花初中)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中,學生的展示貫穿整個課堂的始終。如何讓學生的展示更有效,便成為每位教師要關注或研究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我認為“三個精心設計”,可以讓學生展示得更有效。
課堂上往往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該學生展示的時候,學生站起來要么無話可說,要么答非所問,這樣課堂上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做一些無用功。其實,造成這種結果有絕大多數是老師設計的展示內容不科學導致的。因此,精心設計展示的內容,讓學生有話可說,并能說得恰到好處就能讓課堂展示更有效了。前幾天,聽了一節《等邊三角形》的新授課,在引入新課時,授課老師設計了以下內容,供學生自主學習后展示:(1)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質?(2)什么是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與等腰三角形之間有什么關系?(3)你還知道等邊三角形有哪些性質?請設法驗證。(4)由1、2、3歸納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學生按照這幾個內容進行學習后,展示很順暢,等邊三角形的性質也會躍然紙上、一目了然,整個過程肯定也是有效的。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課堂上學生的展示也是如此,沒有規則的展示,會擾亂學生的思維;沒有規則的展示,會讓課堂變得零亂,從而導致展示無效。關于展示規則,有第一展示人的規則,也有第二、三展示人的規則。如,第一展示人的規則可以是:最先舉手的同學或小組展示,討論最認真的小組展示;第二、三展示人的規則可以是:第一展示人點將展示,有補充意見的自由展示,有不同意見的PK展示等。說起“有補充意見的自由展示”這一規則,來源于幾次觀課,我發現第一展示人選擇第二三展示人的時候,要先掃視全班同學再說“請某某同學補充”,一個問題有多人補充,就要多次掃視全班同學多次說“請某某同學補充”,太費時。于是我自己上課時,就給出展示規則:有補充意見的自由展示。應用了幾節課,效果還不錯。看似簡單的規則,也要精心設計,因為有了精心設計的展示規則,學生的每次展示才能做到有條不紊,課堂上才會顯得忙而不亂。
一節課有一節課的重難點,也就是說每節課的內容會有主次之分。教師每上一節課,這節課中哪些內容更適合口頭展示,哪些內容更適合白板展示,哪些內容更適合動畫展示等應當在備課中預設好。如數學中的幾何證明題,思路有時僅口頭展示是不夠的,還要配以圖形、結合白板進行展示,而有些口頭展示就能說清楚的就不要白板展示了。記得在上角平分線的性質這一內容時,我設計了一個動手操作展示環節:學生先畫角—對折角—在折痕上找點—過點作角兩邊的垂線—測垂線的長度。角平分線的性質在操作展示環節中清楚地得出來了,同時學生也掌握了本節課的知識點,也體現了“做中學”的數學學習方式。也就是說針對不同的內容,采用恰當的展示方式,會讓重點內容更突出,難點內容易突破。
總之,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讓學生的展示更有效,使有效的展示讓師生受益,讓課堂煥發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