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霞
(江蘇省昆山震川高級中學)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英語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培養高質量的英語人才是現階段英語教學的目標。但在現階段的英語教學中,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的應試成績好、口語能力較低已成為高中生群體的普遍現象。“英語”變為“英文”,導致學生容易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倦感,且學習效率低,如何開展有效的高中英語口語教學是當前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點。本文將以此為背景,對英語口語教學的相關問題進行簡單分析。
在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口語教學存在多方面問題,不但影響了教學效果,更會導致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當前,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語言環境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重要因素,就我國高中生英語學習的整個流程來看,整個口語教學完全是在單一的漢語語言環境下完成的,學生只有通過上課才能聽到教師正確的發音,其他時間幾乎接觸不到英語。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所講述的口語完全是圍繞課本而進行的,限制了語言發揮的范圍,影響了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聽英語是學生學好英語口語的基礎,學生為能有效掌握正確的口語發音,需要通過磁帶、光盤,跟隨錄音一起閱讀。但在高中學習中,跟隨錄音一起閱讀的現象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家長更希望學生能夠將更多的學習時間放在“正經事”上,不支持學生聽英語錄音的行為。同時,受學習觀念、教學方式等因素的影響,學生提到英語的機會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目前,大多數學生學英語是迫于無奈,因為高考要考英語。于是,帶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學英語,唯一的目標是拿高分,至于口語,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很多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畢業的優秀人才,能在短短幾個月之內背下幾本英文詞典,英語考試拿了高分,卻為基本的日常交流發愁,更不用說是嚴格的英文面試了。
由于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上述幾點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改變自身的教學方法,也應在以英語課堂為切入點,以生為本,開展一系列有益于口語教學的活動。
所謂任務型教學,就是將整個教學環節劃分為一個個的階段,每一階段都具有相應的目標,只有在達到目標之后,才能開展下一階段的學習。《牛津高中英語(譯林版)》的Task模塊所給出的話題,有效滿足了當前學生現實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將口語訓練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鼓勵所有學生采取正確的方法開始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本班級學生的基本特點,建立有計劃的任務型口語教學模式,并嚴格按照既定的模式開展教學。本文建立了簡單的教學操作模式,具體資料見表1。

表1 英語口語任務型教學模式流程表
教師嚴格按照上述流程展開教學之后,會發現學生的口語水平能有計劃地提高;并且組員之間的相互評價,能讓學生更清晰地掌握當前口語練習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在現階段的英語口語教學中會發現:學生的英語書寫能力強,但閱讀能力弱;課本操作能力強,向外拓展能力弱。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由書本入手,通過對書本知識的臨摹,再逐步拓展到其他知識。
以牛津英語模塊一“School life”教學為例,與其他課文內容相比,這篇課文的初期內容較為簡單,話題貼近學生實際,描述的是英國學生的校園生活。筆者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熟讀語言表達地道的原文之后,讓學生對比找出中英校園生活的不同之處,然后再模仿原文,讓學生說說國內的校園生活。教師在學生回答結束之后,可及時讓同伴指出學生在表達上和語法上可以改進的地方,并作為完善和提升。
筆者跟蹤研究了許多案例后發現,學生的口語能力強弱并非與他的知識水平完全成正比。筆者班級里的兩個男生,英語基礎都較弱。分班后,B學生去了其他班級,而A學生依然留在筆者班里。一年后,A學生的口語水平有了明顯進步。經過仔細比對,除學生自身原因外,發現兩個班的英語老師在教學方法上也存在差別。
以“What is happiness?”為例,第一步先要求學生用一個詞描述一下幸福的感覺,第二步要求學生把詞擴成一個短語,第三步再成句,這樣層層深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自己的表達。A學生并不是有了什么靈丹妙藥,而是在教師設計的口語練習中從最簡單一個詞的開始嘗試,在得到了肯定以后慢慢積累了信心,而參與越多,自然產出的效果也越好。
所謂主題訓練,是指教師能圍繞一個特色鮮明的主題而解決相關問題,保證整個教學活動能達到預期效果,進而發揮教學的整體性。在開展主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外語教材,組織學生現場還原購物、打電話等環節,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表演天賦,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英語口語練習中。如,筆者在所在學校開展過經典電影片段模仿比賽,學生從不敢開口到磕磕碰碰,再到繪聲繪色,完全融入角色。而這樣的一次次嘗試讓學生不斷地克服了自己不自信、害羞、怕出錯等心理,使學生的能力和自信心得到了逐步提升。同時,若本班級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相對較高,可以嘗試舉辦以本班級為單位的英語辯論賽,教師可以通過選擇課本中的某一命題,組織兩組學生進行辯論。
學習效果受教導行為的影響,而教導行為中,教師是重要的參與角色。因此,教師自身的口語水平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課堂上,面對一個口語出色的教師,學生會覺得“老師好棒”,“英語好美”,“我要也能這樣就好了”,這些想法從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刺激著學生的學習動機。
對教師而言,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除了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外,還應該重視方式方法的創新,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要素,不斷優化教學效果。同時,鼓勵學生從一個詞、一個短語開始嘗試,體驗成功的樂趣,慢慢進入學習口語的良性循環中。因此,教師在口語教學中,要做到勇于創新,大膽嘗試新的方法,及時解決學生在口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最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1]凌和軍.課前演講應用于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實踐[J].基礎英語教育,2014,16(05):84-89.
[2]潘榮.新課標下高中英語口語教學的實現途徑[J].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01):75-77.
[3]呂京,呂丁.議會制辯論賽在高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外國語文,2011(1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