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國
(湖北省棗陽市熊集鎮熊河小學)
對于思想品德教師來說,不失時機地創設一些情景融入課堂教學中,無疑是“化腐朽為神奇”。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和注意,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作用,而且可以誘導學生積極投入課堂學習中去,使學生動口、動手、動腦,逐步形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科學、合理地創設教學情景呢?在這里,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孔之見。
思想品德課本中的資源是豐富的。文中的語言、體系的編排、框架結構的設計是科學的、合理的。除了正文外,在前言、文中還編排了如:歷史典故、相關資料、知識鏈結、科普短文等內容,它們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有利于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正確的理解,使學生“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內容,應用以上資源,創設情景,為課堂教學增添亮色,為課堂氣氛注入生機。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誠信做人到永遠”一課時,我首先為學生講了“曾參殺豬”的歷史故事,圍繞“殺”“不殺”,讓學生展開討論,然后老師因勢利導把議題引入文中;在學習“心有他人天地寬”時,可以利用“蔣琬——宰相肚里能撐船”或“六尺巷”的故事等創設情景進行教學。
網絡涉及面廣、內容包羅萬象,網絡資源也豐富多彩。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把網絡中的一些視頻材料剪輯下來,在新課前通過多媒體播放,為教學創設直觀的情景。例如,在學習“科教興國”的時候,向學生播放“神州七號”剪輯視頻,從“倒計時、點火”到“航天員失重游走、拋物”,讓人內心激動、心神向往,特別是看到“航天員手持國旗飄然出艙、太空行走”時,更是讓人內心洶涌澎湃。畫面引人入勝,場景激動人心。在此情景之下,學生思考、討論“你觀看后有什么感受?為什么能成功發射?”……讓學生在激動中思考,在討論中感受自信、自豪和驕傲,不僅自然地和所學內容有機結合起來,而且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新時期的學生,生活在開放的時代,他們耳聞目睹的東西也很多,思想是活躍的。他們的想法、思想也是多樣的,盡管有些看法和觀點不一定完全正確。作為老師在教學之余,應深入學生生活中去,多接觸、多觀察、多了解學生。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特別是了解他們對現實社會的看法、對在校學習和生活的看法、對個人人生目標的設想……把這些零碎東西加以整理、歸納,作為素材,創設一定的情景,運用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研討,會產生濃厚的興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在學生的思想情感上產生了共鳴,有利于引導學生走出認識的誤區,對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正確的行為方式起到了“導行”作用,很好地實現了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
除此之外,創設教學情景還有很多方法,如講故事、漫畫、學生角色扮演……
總之,創設教學情景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地創設情景。但“萬變不離其宗”——不能完全脫離教材內容、不能拋開“教學理念”,去無邊無際、毫無目的地創設教學情景。而應該圍繞課標,依托教材,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自身經驗和認知能力等去科學合理創設情景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享受學習的快樂,達到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1]于亞麗.情景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09).
[2]李睿.情景教學的運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