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波
(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寧陽一中)
高中生物教學離不開實驗,在教學中滲透實驗能力能使學生深入了解課本的理論知識,通過探究,可以探索生物現象的本質,在體驗探究樂趣的同時掌握科學的技能,理論聯系實際,達到學以致用。這種實驗探究是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其他學習方式無法替代的。
不同地區的學校實驗基礎設施不同,如何開展實驗教學?不同地區的教師可以因地制宜,通過周圍的素材打造個性實驗室。
比如,在教室的窗臺種植一些植物,利用這些素材可以讓學生做一些“向光性實驗”“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質壁分離和復原”以及一些遺傳材料的觀察和雜交實驗等等。利用課下時間合理安排任務,建立興趣小組,在不占用專業時間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互動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加強溝通交流,能建立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教師帶頭組織,讓更多學生參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長互動、全員互動。
例如,生物的遺傳顯隱性的調查中,可以就某一種性狀進行班級或者年級調查,每個學生都畫出自己家的系譜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參與進來,然后根據調查結果,驗證一下課本的理論。還有師生共同制作一些生物模型,制作真核細胞三維結構模型或者DNA的雙螺旋模型,可以讓學生討論用什么材料,怎么加工,然后收集材料,利用實驗課大家一起制作模型用于教學,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科學性,使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將課本知識立體化、實踐化。
除了完成課本實驗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根據一些問題,自主設計一下探究性實驗,對教學中的疑問進行探究,對課本知識進行拓展。
比如,生長素促進子房發育的實驗,課本沒有,可以利用素材進行實驗。還有動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進行探究,從而真實地看出動植物有絲分裂的區別。
總之,生物實驗在生物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強實驗探究能力在生物教學中的滲透能夠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