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彩霞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初級中學)
要想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得讓數學課堂活起來,就得讓學生動起來。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我把課堂變為教師引導下的動眼、動腦、動手、動口的主動學習場所。
觀察是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的重要途徑,是把感性認識進行思維加工的前提,因此課堂要讓學生“動眼”。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往往會選擇一些有趣的情境題材,創設生動的情境供學生觀察;解題時要觀察各類已知條件和結論之間內在和外在的聯系,充分挖掘隱含條件;觀察圖形的結構,觀察式子的特征,觀察數據的規律……讓學生動起來。觀察不是看看熱鬧,教師應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從多角度、多層次觀察,并且帶著問題去觀察。
思考是數學活動的核心,在新知的探索和研究中,離不開思考活動。教師要善于將教材內容轉化成適于學生探索的一個個有價值的問題,例如,在上“不等式的應用”時結合學生關注的去新體委大樓鍛煉辦年卡與不辦年卡哪個劃算的問題進行探究,學生經過醞釀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思維碰撞后很容易找到幾種方法來解決。在思考環節,教師要注意保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動手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前提,多動手,往往能激發創造的欲望和靈感,多動手,就可以找到創造的門徑。數學課堂上一定要讓學生多動手,動手制作小教具,動手演示,動手畫圖,動手論證……讓學生都動起來,比起傳統數學課堂,學生既玩了又學了,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精心設置操作的步驟,讓學生明白動手操作的目的與要求。
包括課堂研討、小組交流、個人發言,也就是學生把發現的東西表達出來。學生在學習中善于提出不同的問題,善于與人交流溝通,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不僅擁有了智慧,也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學生發言時教師要注意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邏輯性,還要盡可能言簡意賅。
總而言之,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動口,真正成為課堂主人,不僅可以激發學習興趣,而且也是幫助學生打開知識大門、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