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炎平
(江西省德興市李宅鄉中學)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飛速發展的青春期,他們需要體育運動來強身健體,但是傳統的體育教學往往是抽象理論說教加反復的技能訓練,這樣根本無法激活學生熱愛體育、發展體育的主觀能動性。鑒于此,筆者結合一線教學實際,對通過游戲開展體育運動進行分析與討論。
準備活動通常是體育運動的前奏,該環節要求學生活動筋骨,為盡快讓身體適應運動需求做準備。鑒于許多學生對準備活動不重視,我們就可以通過設置相關游戲活動來提高學生參與興趣。
例如,可以設置“貼膏藥”的游戲,讓兩人一組圈成一個圓圈,然后選兩名學生,一個人追,一個人跑,被追者貼到大圈的任何一個成員身邊,則被貼的人開始跑,追的人繼續追,直到抓到人才可以換被抓住的人追。準備活動中設置這樣的游戲可以豐富活動的趣味,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起到活動筋骨,進入技能訓練的狀態。
通常體育技能教學多以艱苦的訓練為主,這往往讓學生苦不堪言,從而產生厭煩心理。所以我們可以設置靈活的游戲活動來強化技能訓練。比如,訓練學生腿部肌肉的長跑訓練我們可以設置成靈活的“趣味蛇形跑”和“短距離接力游戲”等活動。這樣就可以化枯燥為趣味,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切實的鍛煉和提升。
提升身體綜合素質是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目前初中體育教學目標強調要讓初中生有終生身體育鍛煉的能力,在這個運動的過程中,我們要設置趣味的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體育運動靈感,讓他們愛上體育,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例如,開展群體競賽活動,小組互相接力賽跑,完成跳馬障礙等活動,在競賽過程中,化苦為樂,轉移學生注意力,使學生身心愉悅地參與游戲活動中來。轉變身體素質練習活動過于枯燥的問題,讓學生有積極性,長期地進行身體素質的培養。
總之,體育教學中,為了充分激活學生參與運動的主觀能動性,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實際認知規律出發對教學內容進行趣味化的游戲整合,這樣才能有效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深入到體育運動中,實現強身健體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