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超 鄢 霞
(周口師范學院政法學院)
大學思想教育作為大學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品德修養、人格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思想觀念培養的重要內容,在大學教育階段成為高等教育的主要組成。
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核心思想觀念的重要手段,大學思想教育課程在高等教育中被列為主要的必修課之一,但未能受到授課教師、大學學生對于必修課應有的重視和關注,究其原因可以說是新形勢下社會風氣的影響所致。
在當前形勢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推行和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上崇尚實利、忽視精神修養和道德培養的風氣大漲,社會的浮躁和物質也影響到大學校園中,表現為對所有無法助益于找工作、拿獎學金等實際好處的課程有著一定的忽視。在當今的中國大學校園之中,由于對考研、獎學金、找工作等現實利益沒有幫助,“無用”的思想教育課程常常被學生冷眼相待。
在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漠視大學思想教育課程的情況下,教師也無法和學生進行學習上的互動,不僅無法做到教學相長,而且上課時常常受到學生的忽視和冷漠。長此以往,教師缺乏必要的教學熱情和對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上的創新和提升,課堂形式枯燥乏味,課堂內容陳舊落后,課堂講解方式單調貧乏,學生也無法對這樣的思想教育課程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兩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下,有感于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社會各界都對現有教育做出了一定的反思,教育的德育功能重新受到了重視。在當前形勢下,社會各界和高等教育界內部對大學思想教育投注了更多的關注,大學思想教育課程自身也在尋求調整和革新。可以說,對大學思想教育創新的重視就是對新形勢下作為未來人才主體、人才資源儲備和未來祖國棟梁的大學生群體的德育加以重視,也是對未來中國良好社會風氣的前瞻和培養,其重要性不容忽視。
大學思想教育的創新應該從革新教師和學生的思想觀念開始。思想教育課程雖然無法給予學生以現實的利益和好處,但能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人身觀、價值觀、世界觀,端正為人處世的正確思想態度,保證學生不走彎路、少走彎路,把未來可能發生的因為思想態度而產生的工作、生活、為人處世上的問題和矛盾扼殺在萌芽之中,杜絕做出一切違法亂紀行為的可能性。從這個角度上說,思想教育課程是著眼于“道”而非是簡單的“術”,不是教授一項生存技能和工作技能,而是在育德、立身,自然無法用“有用”“無用”去評判。只有廣大教師和學生正確認識到這一點,大學思想教育的革新才有可能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