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貴州省龍里縣中等職業學校)
職業院校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重組的職業技能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在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對其職業技能與專業知識的培養,還應該注重對其文化修養的培養與提升。音樂學科作為一門極具藝術特色的學科,對于學生樂感的培養及音樂鑒賞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不僅應該注重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還應該注重調動學生主動學習音樂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與他人溝通交流與團隊合作的意識。音樂教學中還含有一些人生哲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提升自身的思想修養。
音樂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學習可以在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有效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當前我國職業院校的音樂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許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音樂教學的必要性,對音樂教學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另外許多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不注重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只是在音樂課堂上播放一些音樂作品,對于音樂作品缺乏深層次的分析與鑒賞,教學的目的與效果難以達到。
許多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對音樂教學的方法缺乏研究,音樂教學缺乏新意與創新性,教學內容較為單一,學生在對音樂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容易感到枯燥。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院校的學生更喜愛一些流行音樂作品,對于古典音樂作品的學習與接觸較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能會缺少對學生興趣愛好的了解與研究,對教學的方式缺乏創新與改革,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興趣,教學的效果難以達到。
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應該明確教學的目標,根據音樂課程教學的目標來制訂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師對每次課程都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與計劃,教師在給學生播放音樂作品時還應該為學生講解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創作這一音樂作品的原因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在對音樂作品進行聆聽的過程中能夠結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來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與音樂鑒賞能力。音樂作品中的內容與表達的思想情感又能夠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音樂作品的一些精神內涵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音樂教學的這一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在對音樂作品的鑒賞過程中能夠深刻地對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了解,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在對音樂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音樂學習是一個需要堅持的過程,不僅要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還要進行不斷的訓練,在這種長期性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體會到堅持對于學好一項技能的作用,進而為學生對其他學科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增添動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分析先進的時代特點,還要注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特點來對音樂課堂進行設計,對教學的內容進行大膽的改革與創新,在音樂課堂中不僅要教授學生一些經典的傳統音樂作品還應該添加一些流行的音樂元素,激發學生對音樂課程學習的興趣。教師在教學生一些關于音樂方面的基本知識與技巧時還應該對音樂作品中的人文精神進行詳細的講解,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美妙旋律的同時還能有效促進自身修養的提升。另外,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在音樂課程的教授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精神,讓學生在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的過程中有效提升自身音樂感知能力與創造力,教師還應多聽取學生對音樂課程的感想,讓學生在對音樂知識的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音樂課程的想法進行表達,多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對音樂作品進行鑒賞與理解,有效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的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以培養綜合性的實用型人才為教學的目標,對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進行改進與提升,讓音樂教學能夠發揮其促進學生藝術修養的提升與創造力及想象力的提升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1]程之伊.論聆聽中事件型音樂作品的意義建構[J].中國音樂學,2013(02).
[2]王耀華.熟、背、析、研:《中國民族音樂》教學體會[J].中國音樂,2012(03).
[3]宋瑾.音樂經驗傳播的有效性[J].音樂傳播,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