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章敏
(常熟高新園中等專業學校)
“祖國江山美不美,全憑導游一張嘴”,它充分說明導游講解在旅游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講解能力是導游人員的核心能力之一,講解占整個旅游活動時間的60%,中等職業學校旅游管理專業為旅游行業培養輸送了大量人才,為旅游業提供了足夠的人力資源保障。所以,無論是社會上一些機構組織的培訓,還是旅游院校的培訓,都很重視講解訓練。但是,中職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薄弱、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問題。學生上臺講解時,一段背好的講解內容,站在講臺或旅游車上講解時,有的精神緊張;有的語無倫次;有的張口結舌,說不出完整的句子;有的甚至頭腦一片空白,手足無措,一句話都說不出來。總之,說話缺乏生動性和吸引力,不能暢所欲言。學生緊張焦慮使他們“無話可說”“有話不會說”“有話不敢說”。
雖然現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為了學生成績,從小學時起基本上還是“填鴨式”的教育。教師大多過于注重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而對口語訓練重視不夠。很少有專門引導學生如何當眾講話的。而且大多中職生在中小學時由于成績差,缺乏自信心,怕回答錯問題,上課基本不會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他們是課堂上基本被老師忽視的群體。所以,很多中職學生與父母、同學之間說話是口若懸河,下了課玩耍起來也是歡聲笑語,聲音洪亮。但是等到需要上臺講解時,總是扭扭捏捏,千般理由地推辭。要么半天不開口說話,要么如蚊子般哼哼。學生習慣于私下聊天式的談話,不習慣當眾說話。
中職學生大多數因在小學時就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成績才越來越差。他們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往往不是“我要學”,而是“要我學”,教師教什么就學什么。他們怕背書,不愿背書。很多學生都是在老師的再三催促下才肯背。所以,很多學生在上臺講解時,導游詞還沒有背熟。而若講解時心里總是覺得自己的講解準備得不充分,覺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信心就會降低。總是強調準備不夠充分會使自己沒有自信,造成思路斷線,心里發慌,加劇緊張的程度。
小學、初中時期,即使學生發言,多數還是站在自己的座位上回答老師的提問,而且時間較短。站在講臺上,面向全班同學發言的機會較少。當眾講話本來是種習慣行為,平時沒有養成,偶然當眾說幾句時,看到那么多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在你一個人身上,緊張、怯場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而導游專業學生在教室里的口語練習模擬講解,都是要站到講臺上,面對全班同學進行講解,所以,很多同學不能適應,進而導致緊張怯場。一旦某句話沒講好,某個動作沒做好,或某個地方忘了臺詞,就會使這種緊張心理加劇。
(1)儲備知識。“一切成功的演說需要知識的儲備。”但是,中職生基礎知識薄弱,詞匯和語法知識局限。如果上臺演講者心里覺得自己對演講準備得不充分,覺得有“出丑”的可能,那他的自信心就會降低,怯場緊張情緒會加劇。所以學生平時應該擴大閱讀量,養成天天有計劃讀一點書,摘錄精彩片段,寫寫讀書心得的習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經歷長期的積累后,即使上臺緊張的忘詞,但是我們腦中也會馬上浮現其他詞匯來代替原有自己準備的詞匯。
(2)自己寫作。中職學生學習上大部分比較“懶惰”,讓其講解的內容,就照前人或者書本上的資料,生搬硬套,照本宣科,沒有一點自己的思想和語言,缺乏邏輯性和層次性。如果自己對要背的內容沒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背誦起來難度大,詞背的不熟,上臺一緊張忘詞就難免了。所以,學生在背導游詞之前最好將導游詞內容看懂,先講什么,后講什么,首尾照應,起承轉合,做明確安排。理清思路,搭好框架,后用自己的語言寫導游詞,有利于加深印象,實現對知識的主動架構。通過查閱資料自己寫導游詞的過程既易于記憶也可以儲備一些知識。有道是:“手中有糧心不慌”,臨陣產生的緊張感就會大大減弱,再上臺講話就能夠揮灑自如。
(3)背熟內容。上講臺前,將講解內容背熟,不斷演練,讓導游詞內容了然于心。如果準備到胸有成竹、爛熟于心,根本沒有記不住忘詞之類的擔心了,對即將的講解就充滿自信。自信心直接影響著講解水平的發揮與聽眾的信任感。
有句話說得好,“藝高人膽大”。如果說自己的技術水平到達了一定的高度,那么心里面自然就會比較踏實穩定。每位教師最初站上講臺時也非常緊張,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教師上課就游刃有余了。中職生上臺講解緊張的主要原因還是缺少鍛煉。所以,多上臺講解是克服緊張的有效方法。學生要抓住班級學校舉辦的各種上臺展示的機會,如,朗讀比賽、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專題辯論賽和小品表演等鍛煉自己,克服緊張情緒。熟能生巧,習慣成自然,多姿多彩的訓練會讓自己充滿自信,緊張、害怕的心理也就會自然而然地解除。
(1)教師應讓學生知道“上臺表演緊張的心理是每個人都有的,適當的緊張有利于更好地發揮,你的情況屬于過于緊張,就有可能影響發揮水平了,多鍛煉就會好的,熟能生巧,每一個心理素質好的人,都是這樣訓練出來的”,從而使學生提高興趣,克服心理障礙,增強練習口語的自信心。
(2)教師應做正確評價。教師鼓勵性的評價,也會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生上臺時緊張得說不出話、結結巴巴、語無倫次等現象要委婉地提出不足之處,切不可直截了當批評或諷刺挖苦。學生上臺時表現出的閃光點要充分肯定,及時鼓勵。尤其是一些性格內向,平時極少說話的同學,更要多加肯定。讓學生有滿足感、成就感。過多的批評,只會讓學生緊張情緒加重,有的甚至再也不敢上臺了。
(3)教師應創設情境、創造環境讓學生有機會鍛煉。在課堂上,盡量將課堂交給學生。如,每節課開始前,安排一個學生上臺講一個故事或笑話。創設一些旅游情境,讓學生講解導游詞等。爭取利用本校的春、秋游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做“小導游”為其他班級的同學進行導游講解。聯系本市的一些旅行社、旅游景點,擴大學生的實習面及知識儲備。讓學生在多次的鍛煉中,克服緊張情緒,充滿自信。
導游專業學生的學習是“教中做,做中學”,是踐行性較強的專業。“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緊張情緒的克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自身努力。
[1]孫曉利.淺談如何提高中職學生口語表達能力[J].成功:教育,2011(18).
[2]莉兒·朗蒂.你就臉皮太薄[C].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04):34-56.
[3]諾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克服緊張一種積極的方法與途徑[C].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30-68.
[4]匯智書源.溝通力:魅力口才與人際交往技巧[C].中國鐵道出版社,2014(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