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彥強 梁金鳳
(江西省南昌市應用科技學院)
我國社會與經濟近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社會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管理是為教育事業服務,而高校教育管理的主要目標是提高人力資本,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下面是筆者針對當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當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仍然采用的是消防式工作模式,工作比較單一,很多管理工作都停留于表面,走過場,導致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波動幅度較大,缺乏連續性、系統性,進而導致教育管理效率低下。同時,目前大部分高校教育中都存在“重教學輕管理”的現象,很多教師都將育人視為一項根本任務,個人主觀上認為只需要負責教學和科研,確保學生的安全即可,在教育過程中并沒有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而且有的教師錯誤地認為教育管理工作僅僅是政工干部的工作,導致教育管理工作不全面。
我國近年來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越來越強調全面性、層次性、現代性,這就對教育管理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國高校教育管理者仍然沿用的是傳統的教育管理方法,并沒有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而且學校也沒有制訂科學的教育管理考核機制,導致教育管理者缺乏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工作上比較懈怠。加上激勵機制不足,很少提供進修、學習的機會,這樣很難提高教育管理者的業務水平。
人是高校教育管理的主體因素,想要幫助大學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應該樹立人本管理理念。首先,應該建立學生本位管理模式,對大學生加強人性化關懷,在傳授大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培養大學生的心靈感悟能力,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同時,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還需要明確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大學生自覺、主動參與學校組織的各種教育活動,使大學生自我完善、自我實現,從以往的被動管理轉變成主動管理、自主管理,進而實現高校教育管理的連續性。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特點,高校教育管理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全方位、分層次的教育,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管理策略,盡可能滿足大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教育需求。可以根據學生的知識層次差異、社會閱歷差異建立階梯式的教育方案,有計劃、有目的地協助、指導學生順利畢業。
教育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和教育管理成效有直接的聯系,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強高校教育管理團隊的整體素質建設。首先,學校應該鼓勵教育管理人員平時多學習一些先進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理念,不斷完善自己,學習創新性的管理方法。同時還應該加強教育管理人員培訓,多為他們提供一些學習、進修的機會,通過理論知識教育豐富他們的管理知識,通過實踐活動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其次,還應該制訂科學的考核機制,每學年考核教育管理效果,督促落實各項教育管理活動。
總而言之,高校教育管理對于人才培養以及高校的可持續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新時期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應該樹立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注重大學生的個性發展,不斷提高教育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切實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