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艷平
(商洛市婦幼保健院 陜西 商洛 726000)
我們將35歲及以上的產婦稱為高齡產婦,高齡產婦比率在近些年呈現出了不斷上升的趨勢,這與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晚婚晚育、不孕不育癥發生率增高、流產幾率增大以及婦科疾病發生率高等因素密切相關[1],因此,本研究將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間在商洛市婦幼保健院確診并接收住院治療觀察的187例高齡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以期提高高齡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狀況,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商洛市婦幼保健院)接受住院治療觀察的187例高齡產婦(年齡為35歲及以上),將其作為觀察組,同時將同期的187例非高齡產婦(35歲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年齡35~43歲,平均年齡為(37.4±0.4)歲,孕周為34~42周,平均孕周為(38.3±0.5)周,初產婦31例,經產婦156例,不孕病史18例,自然受孕16例,妊娠并發癥6例;對照組中:年齡20~34歲,平均年齡為(27.5±0.5)歲,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為(38.8 ±0.4)周,初產婦26 例,經產婦161例,不孕病史13例,治療后自然受孕11例,妊娠并發癥患者4例,兩組資料在孕周、孕婦年齡、不孕病史等方面無可比性,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利用統計學分析將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87例產婦的并發癥、新生兒分娩方式及妊娠結局狀況進行指標統計分析與總結。
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87例的臨床統計資料與指標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ˉ)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與X2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率)表示,<0.05差異有顯著統計學差異。
妊娠期高血壓(觀察組32例,對照組15例,X2值7.033);胎兒生長受限(觀察組16例,對照組5例,X2值6.105);早產(觀察組8例,對照組1例,X2值5.579);觀察組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前置胎盤(觀察組4例,對照組1例,X2值1.824);胎兒畸形(觀察組3例,對照組0例,X2值3.024);產后出血(觀察組8例,對照組3例,X2值2.342);胎膜早破(觀察組15例,對照組7例,X2值3.091),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陰道分娩(觀察組71例,對照組117例);剖宮產分娩(觀察組116例,對照組70例),觀察組剖宮產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22.632,P <0.05)。
本研究統計分析結果顯示,高齡產婦妊娠期并發癥高血壓、剖宮產分娩方式發生率明顯高于非高齡產婦,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孕產婦子宮肌層動脈血管會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硬化,易使胎盤出血,從而增加子宮胎盤血管內皮性損傷的病發率,尤其是血管內皮源性的舒張因子分泌量降低更易誘發妊娠期高血壓[2]。高齡產婦并發癥還容易導致妊娠期胎兒生長受限以及早產的發生,孕婦胎盤功能不良綜合征使得圍生兒死亡率增加[3]。而由于高齡產婦的骨盆及韌帶功能逐漸退化,骨盆關節逐漸變硬、陰道收縮能力的下降,加上醫務工作人員的"高齡產婦"誤區認識等因素增加了剖宮產的發生率[4]。
綜上所述,應加強高齡產婦孕前后圍產保健與健康宣傳,提早采取有利措施進行分娩監護,強化妊娠期并發癥意識,對妊娠期并發癥進行積極防治,而2組間前置胎盤、胎兒畸形、產后出血與胎膜早破等并發癥統計指標數據無統計學意義,因此,高齡產婦不必過分憂慮自身及新生兒生命健康狀況,通過加強健康防護及分娩監護則能做到優生優育。
[1]郭香偉.高齡產婦分娩的危險因素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0):1503 -1504.
[2]吳璇,宋云亮.50例高齡產婦的妊娠特點分析[J].中國醫藥導刊,2012,12(05):752 -753.
[3]黃碧萍,鄭品端.214例高齡產婦的妊娠特點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22):71 -72.
[4]周小燕.高齡產婦分娩的危險因素分析[J].當代醫學,2013,(3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