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春梅 談鷹
(湖北大悟縣人民醫院外科 湖北 孝感 432800)
高血壓腦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及并發癥發生率高等特點。調查發現,目前臨床上高血壓患者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對給人們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威脅。因此,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術后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文,筆者者進行實例研究,以證明術后護理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改善中的具體功效。具體研究呈現如下。
從2011年7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抽取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齡處于28~68 歲之間,均存在高血壓病史。患者出血量均在20~60 ml 之間,平均為40 ml.出血的部位為:18例右側基底節區出血、20 左側基底節區出血、7例右小腦出血、2例左、右基底節區出血并破入腦室、3例雙側基底節區出血。
50例患者中,生活能自理31例(其中有27例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生活不能自理的10例,5例因為經濟負擔自動出院,死亡3例,植物生存1例。
患者接受手術后,醫護人員應該加強患者的術后病情觀察,包括患者的生命體征、瞳孔、肢體功能的改變及神志。注意觀察引流管有沒出現堵塞現象,并對引流液顏色、流量及性質進行及時的反饋與記錄。一般情況下,術后的引流液的顏色呈暗紅色,如果發現有新鮮血液流進引流管內,應該考慮是否為再出血問題[1]。
患者術后頭應該偏向患側,并用沙袋或毛巾卷固定使其頭部跟水平平面成30~45 度角,這樣才能有效保證引流管處于通暢狀態,減少引流管受壓現象,防止微創針發生移位而損害腦組織。
患者接受手術后,為了再出血現象得到有效規避,應該進行必要的術后血壓控制。血壓監測可以通過多功能監護儀的應用來實現,術后要盡量保持患者的血壓處于穩定狀態。要使得腦水腫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再出血現象不僅可以適當運用脫水劑,并進行血壓數據監測,還可以通過硝普鈉微泵或硝酸甘油推注的手段來實現。術后,根據給予患者常規的冰枕處理2-7d,這樣就可以通過降低腦組織耗氧量及代謝,并使得顱內壓降低。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接受手術后,如果患者處于清醒狀態,可以在6h后試飲少量的溫開水,如果未出現嘔吐現象則可通過少量多餐方式來進食。患者應該選擇高熱量、高蛋白、低鹽低脂、富含維生素的流質飲食,保證飲食的規律性,不宜過飽;建議患者多進食纖維素高的水果及食物;戒煙戒酒、戒辛辣、刺激性的食物[2]。
(1)肺部感染的預防。中老年人是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易發人群,腦出血對腦干功能、丘腦下部產生直接影響,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出現紊亂或肢體癱瘓等現象;如果患者處于上腦組織水腫的高峰期,則會出現或加深意識障礙,這就很容易導致呼吸道分泌物痰液梗阻。對此,醫護人員應該對無顱內高壓癥狀(輕度意識障礙或神志清醒者)進行咳嗽鼓勵,及時將呼吸道、口腔分泌物吸出,并對痰量及性質進行仔細觀察;每1-2h 協助患者翻身。
(2)做好口腔護理。為了避免防止患者出現口腔感染。應該在對患者口腔粘膜情況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有效選擇適當的口腔護理液。
(3)預防綜合征。患者接受手術后,應該定時進行臥位的更換,爭取盡可能多的早期功能鍛煉;接受手術24 小時后,如果患者血壓波動相對穩定,既可以進行肢體按摩川。對語言功能存在障礙的患者,醫護人員可以通過書寫、手勢等形式實現與患者的有效溝通,幫助患者逐漸恢復語言功能。
(4)預防發生褥瘡。褥瘡的發生與患者大小便失禁及長期臥床有關。因此,應該經常進行患者大小便清理,指導患者經常進行溫水洗浴,盡量保持皮膚的干燥、清潔[3]。
防止患者術后再出血是高血壓腦出血術后護理的重要環節之一,并且有效進行病情預防、治療及控制是決定患者早期康復程度的關鍵因素。術后科學、優質的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防止和控制并發癥的發生,大大降低血壓腦出血的致殘率及病死率。
[1] 張翔.高血壓腦出血、腦卒中診斷學嗍[M].北京:軍醫出版社'2012:l18.134.
[2] 趙忠印,趙彥芬.心腦血管疾病臨床手冊[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l:110.
[3] 田春祥.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0,7(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