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訓波
(山東省章丘市第四中學 章丘市 250200)
后進生就是指智力正常但是學業不良的學生,轉化學困生是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工作,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快速、有效的掌握知識,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養,更好的提高化學學習質量。
學生自身的原因是導致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后進生缺乏學習動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化學缺乏興趣,一旦教師放松了管理,就會松懈下來,學習態度散漫,成績自然提不上去。
高中化學在技能、方法上相比初中化學來講都有很大的提升,要求學生把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在知識的跨度上也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范圍,導致接受知識能力較差的學生不能很好的適應,成績自然下滑。
高中面臨著高考,時間非常緊迫,教師在授課時沒有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而急于灌輸知識點,很多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中,被動的學習只會導致學生知識上的漏洞逐漸增多。
在傳統高中化學課堂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呈現一種強行灌輸知識點的狀態,把學生當成容納知識的容器,學生的主動性沒能發揮出來,被動的接受知識,極大的挫傷了積極性,學習質量自然不高。學生的主觀行為就是學習,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態度,設計一些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主體地位,更好的提高課堂效率。例如在學習“金屬的腐蝕和防護”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不直接進行概念和要點的灌輸,而是先布置一個簡單的課前作業,讓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可以在互聯網上查找相關的金屬腐蝕問題,認識到金屬腐蝕所帶來的危害性,通過總結,得出具體的防腐措施。這種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化學的所產生的影響,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更好的學習化學。
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的授課總是站在學科的角度進行的,只是為了應對高考,學生的主動性自然不強,但是實際上,我們是生活在化學現象中的,但往往卻沒有注意到,在觀念上也缺乏主動意識,所以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不斷挖掘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知識,讓學生意識到化學的重要性,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講授“大氣質量”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親自到污水處理廠、化工廠等場所進行近距離的觀察,對大氣的顏色、狀態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教師講授大氣知識時學生的理解程度就會提高,例如二氧化碳導致了溫室效應、酸雨所帶有的腐蝕性對建筑造成的破壞、冰箱使用的制冷劑氟導致臭氧層出現空洞,這些列子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常見的現象,能夠充分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能使學生更好的融入到學習中,深入的理解化學知識。
化學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但是有些教師認為實驗過于浪費時間,而把實驗以視頻的方式展現出來,或是把成型的實驗裝置讓學生完全依照操作流程進行實驗,膚淺的體驗化學中的各類現象,看起來是節約了教學的時間,而實際上大大降低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沒有體現出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同時也不符合教育規律。因此化學教師應該多做實驗,靈活的利用書中的實驗,把知識更好的呈現在學生面前,提高學生的認知。例如在證明苯酚的弱酸性實驗時,常規的實驗是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如果渾濁說明弱于碳酸,但是通過本實驗學生還是沒有理解生成物為什么是碳酸氫鈉,在理解上出現了斷點,因此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其它的實驗,例如向苯酚渾濁溶液中加入碳酸鈉,溶液逐漸清澈,同時也沒有氣體產生,學生心中的疑惑就能夠消除。通過這類實驗的進行,能夠有效激后進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必須要重視化學實驗的進行,不僅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實驗,也可創設新的實驗,集中后進生的注意力,連接學生認知的斷點,提高化學學習質量。
通過上述分析能夠看出,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化學已成為高中課程中重要組成部分。但在實際教學中,受高中化學自身復雜性的影響,后進生群體是比較龐大的,必須要及時、有效的轉化學困生,引導學生改進學習的方法,制定有效的學習目標;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重新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構建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
[1]丁剛.新課標下高中化學后進生轉化的幾點體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0):195.
[2]遇娜.淺談高中化學學科后進生的轉化問題[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01):147.
[3]林愛蘭.高中化學后進生轉化的困境與對策[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1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