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楊
(黑龍江省肇源縣第一中學大慶市 163000)
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傳統教學過程中,重學知、輕學思,重傳授、輕過程,重技術、輕探究,造成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創新能力不高,思維僵化,不善于思考與提問,影響了學生全面發展。究其原因,不僅受學生自身條件限制,也與教師忽視探究精神教學有關,為此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新能力,成為一個善思考的人,不僅利于學生提高學習信息技術學科內容的效果,更能讓學生終身受益。
教學是教學的載體,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也不能脫離教材本體,所以,教師要圍繞教材內容巧設疑難,啟發學生思考,拓展學生的探究途徑。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教材中的結論性語句、圖像等設置疑難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教材中的內容經提煉后就能被教師所用,便于在教學中時刻滲透探究教學,這樣一來,即使不經過精心設計,也能開展探究教學,極大的拓寬了培養學生探究精神的途徑。
要想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首先應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因此,教師應巧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置身于探究環境中,不自覺的跟隨教師引導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去,形成探究意識,久而久之,學生的探究意識將會得到極顯著的增強。
從教育心理學考慮,興趣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中一直發揮著動力、定向、引導、強化等作用,一旦學生產生興趣,便會激活思維,激勵學生進行探究。為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善于通過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以圖激趣、以新激趣、以問激趣等。無論采用哪一種方法,都要注重構建和諧、平等、活躍、開放的教學課堂,營建良好的教學氛圍,便于學生快速的進入探究狀態。
新課程改革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以學生為中心,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依然重要。在培養學生探究精神中,應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通過教師的引導以誘發學生思考,活躍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思考與探究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钴S學生思維的方式有很多種,如:聯想類比、反思尋異等,教師可以靈活運用這些方式方法,充分誘發學生思維,促進其思考,養成一定的探究能力。
下面以高中一年級“Word”教學為例,論述了教學中培養學生探究精神的過程,改變以往機械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民主、開放的教學氛圍下逐步養成探究意識,增強探究能力。具體過程如下:
首先,利用主題活動,創造能夠激勵學生探究的情境和氛圍。高一信息技術學科一開課,教師就可以選取某一主題,讓學生圍繞這一主題展開探究活動。如:組織本市河水污染情況匯報活動,要求學生以Word文檔形式表現,編制河水污染報告,根據報告內容進行匯報。報告中要包括污染程度、污染源、污染物質及其危害、污染治理對策及未來展望等內容。這一主題活動是學生不熟悉的,為完成教師布置任務,學生要通過圖書館查閱、網絡查詢、實地調查等方式收集與此相關的文獻資料,這樣一來,學生的探究熱情就充分調動起來了。
其次,利用Word文檔編制污染報告,提出制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經過一系列查閱、調查工作后,學生便開始利用Word文檔編制污染報告。雖然Word文檔運用學生們都有一定基礎,懂一定的排版知識,但是真正做起來,遇到的問題依然不少。如:網絡下載文字亂碼、插入的圖片不能隨意拖、不懂目標制作等。這些問題是Word文檔排版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要想制作一份合格、標準的報告,必須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最后,完成報告制作,教師評價指導。完成報告后,學生對自己的表現與過程中遇到的排版問題進行總結,讓學生對這一過程有個正確、客觀的認識,便于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對學生制作的報告應當給予中肯的評價,不要一味的尋找報告中的不足,以免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便于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綜上所述,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一直不太重視探究教學,忽視了學生探究精神和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針對這樣一種情況,教師應認識到培養學生探究精神的重要性,探討培養學生探究精神的策略。在培養學生探究精神上,教師應善于運用各種策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并在教學中時刻滲透探究教學,讓學生探究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得以培養,彌補傳統教學不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1]俞小妹.淺談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0):4+180.
[2]吳志偉.高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探析[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08):35-36.
[3]白曉紅.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