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俊
(江蘇省阜寧縣東溝中學鹽城市 224000)
高中階段對于學生來說壓力比較大,對于教師來說,在教學實踐中的任務也是比較繁重的,隨著近幾年的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越來越偏向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但是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仍是存在著過于注重學生的應試能力,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的最佳時期,所以探究教師教學實踐策略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準備教學內容和設置教學環節時,要注重每個關節的重要作用,如教學過程的導入環節,是為了引導學生的注意力,教學剛開始時學生的注意力還未全部收回,這就需要教師在導入環節下點功夫了,精彩的導入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眼球,并能成功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
在講解《萬有引力》這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導入新課的,先播放一段小視頻,視頻中是牛頓在樹下被蘋果砸到的過程,這個視頻我將采用的是比較滑稽的動畫形式,學生觀看了之后哄堂大笑,隨后我將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蘋果會砸到牛頓?為什么蘋果熟了是掉在地上,而不是向上去呢?這樣的兩個問題立即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成功的將學生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
以上可以看出,教師主要采用的是趣味性導入法,即基于學生興趣之上的教學開端,有利于吸引學生的同時,還能不斷地引發學生的思考,開發學生的智力,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導入教學,有利于接下來的教學過程順利進行,并圍繞學生的想象力和思考,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創設問題情景教學法正在逐漸普及到教學中,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通過學生這個主體作用發揮程度來體現的,即根據《萬有引力》的知識要點創設一定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習,情景教學法也是為了增強有效的教學氣氛,有利于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教師子啊情景教學中充當引導者,讓學生在情境中自由發揮,這樣是對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驗和鍛煉。
如:在講解《萬有引力》時,根據教材整體知識框架和結構,分析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萬有引力定律及適用條件;教學難點是月地檢驗的思路。從這兩部分教學內容出發,在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情境:檢驗天上和地上的力是否是同一種力,需要選誰為研究對象?就從蘋果受到的力進行理論猜想:

要驗證我們的猜想,我們需要測量什么物理量?驗證什么表達式呢?那么通過以上這樣的情景問題及設想等將學生引入其中,共同分析和探究,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增強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多媒體教學已經逐漸普及到教學中來,正在逐步完善新時代教學模式,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多媒體教學技術主要的優勢是采用聲情并茂的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的思維和視覺煥然一新。如:《萬有引力》這部分內容中,涉及到這樣的一個知識要點“太陽對行星引力及公式”,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太陽與行星之間的關系,我將有關于該知識點的圖片、信息、視頻等制作成幻燈片,在教學的過程中播放給學生觀看,生動形象的圖片和視頻等,讓學生更深刻的了解知識點的背景和來源,改變學生以往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同時還能夠開拓學生的視野。多媒體技術教學,能夠有效增強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從而提高本節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綜上,萬有引力這部分內容是高中物理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物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學生不斷強化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這樣才能達到“雙豐收”的效果。當然,在本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中可能還存在著不足之處,仍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教學本身就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不斷學習和增強教學能力、水平等是我們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教書育人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1]韋宇哲.優化教學設計,構筑實效性的物理課堂[A].低碳經濟與科學發展—吉林省第六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
[2]岳樺.教學設計——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主要途徑[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12 年學術年會交流論文集[C];2012.
[3]周長春.展現科學發展歷程發展科學思維能力—關于粵教版“萬有引力定律”的教學[J].物理通報,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