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如英
(福建省永泰縣永泰第一中學 福州市 350700)
地理“學困生”,一般是指智力正常,但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使智力得不到正常的開發、成績差,不能達到地理教學大綱基本要求的學生。2013年9月本人接任高二文科班地理教學任務,發現高二學生在地理學科方面缺腿嚴重,這引起本人的注意,因此本人會同集備組成員通過分工對幾所城鎮高中高二文科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整理數據、學生訪談等方式發現城鎮高中地理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是多樣的。
本校學生來自全縣20個鄉鎮,經過對148位同學的問卷調查,孩子父母親大多務農、務工,52%的家長初中以下文化程度,高達67%的孩子家里沒有書柜,孩子的地理知識基本來自課堂知識。初中地理由于是技能課,許多學校沒有專業的地理老師,老弱病殘不能勝任主要科的老師轉行當地理老師,照本宣科,根本激不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學生地理知識有限的幾乎空白。
進入高一以后,學生及家長仍保持著初中時對地理學科的認識,他們普遍認為語數英是主科,一開始就抱定念理科,經過調查,148位同學有68%同學是因為數理化成績不理想,理科堅持不下去,高二時被迫選擇文科。由于高一時學生學習地理態度不端正,地理成績還不如理科生。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自身獨有的特點。地理科學具有空間性、發展性、綜合性、科學性,是邊緣科學,兼有文理科知識。而我們的學生一方面大多來自農村,原來教師教學能力有限,對學生自主學習地理的能力培養不夠,學習方法不當;另一方面我們的學生大多是因為理科學不下去被迫學文科,全年段543人,文科生148人,前100名念文科的只有6人。文科每班49人,男生只有7-9人,總體學生思辨能力差,重記憶,輕理解,在學習地理過程中不懂得現象的理解、成因的推理、規律的總結、知識的遷移,缺乏良好的學習地理的思維品質。
由于是貧困縣,學校資金短缺,學校除了幾個地球儀,幾張圖,再沒有其他直觀的教學工具,更沒有城里孩子有的地理教室、地理園、天文望遠鏡等。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聯系很強,地理事物現象運動變化非常抽象,一些直觀形象的模型,容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但由于受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教師課堂上無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能動性。
初高中在地理教學內容和要求上、學生個性上存在重大差異。初中學生主要掌握各種地理事物的現象,以過關性考試為主。農村學校急功近利,為了節省最大時間取得最大效果,基本要求學生以記憶為主,同時由于初三沒有地理課,到高一時地理知識基本忘記。高一上自然地理由于課時少,容量大,就給學生一個下馬威,學生對地理產生了恐慌的心理。
教學計劃的合理性是教學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學生地理知識極其薄弱,制定高二高三教學進度時應該充分考慮生源情況和考綱內容,對于城鎮學困生應該放慢腳步,內容要精講,要點要清晰。復習不要太多輪,以一輪為主,高三最后三個月強化訓練。以過關為主,每個知識點盡量要求學生理解、融會貫通,打好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慢慢耕耘才能出高質量的成績。
網絡在城鎮地理教學中是一把雙刃劍,由于很多是寄宿生,學生自控能力差,利用不合理可能使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利用合理,為我所用,就能大大提高地理成績。農村學生家里基本沒有電腦,利用學校多媒體自習室,適時布置學生利用電腦查找地理知識,解決一些地理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自主學習能力。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D.P.Ausubel提出內驅力一旦引起,學生便對學習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興趣、主動積極的情感態度、良好的注意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努力,從而發動并維持學習行為的進行,使其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調動地理學困生的內驅力的方法是多種多樣。例如:教學過程中引入鄉土案例,既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從而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有利于鞏固課本內容,提高地理課的質量。例如:我在教《區域農業發展》時,課本從東北農業發展的條件、布局特點、發展方向分析,我收集永泰的地理條件、永泰農業特色等材料,制作成課件,課堂上學生分組討論,各抒己見,最后探討發展方向。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無處不在,對周圍地理事物和現象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既能鞏固地理知識,又能激發學生熱愛家鄉。
除了常用的學習方法外,還要特別注意地理學科的學習方法,對癥下藥才能要到病除,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圖文轉化,圖圖轉化,正確的讀圖、用圖,從圖中能夠快速、全面、準確的獲取地理信息,判斷、分析各種圖所承載的地理信息。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歸納總結,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獨創性;強調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強調思考問題時要考慮正反面,培養逆向思維能力。如在教河口三角洲成因時,要求學生歸納三角洲不容易形成的原因,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經過兩年實踐,經過師生共同努力,發現這些措施對提高地理學困生的成績和能力等都有明顯的成效。
對高二入學成績和高三省檢成績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采取以上措施的實驗班級成績得到較大提高。

高三下很多學生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能夠主動參與到地理學習中,善于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分析和解答地理問題。課前合作學習,課中積極探索,課堂效率明顯提高。
經過觀察,試卷分析,發現學生能夠基本達到地理大綱要求。學生在分析解決問題時善于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規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從原來無從下手到能夠比較有條理性的解決、分析問題,掌握良好學習地理的思維品質。
高考報考志愿,由于深愛地理,全班49人,有8人選了與地理相關的專業,如:師大地理系科學類、旅游管理類。有學生高興的對我說:“老師,我也可以當地理老師了”。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關注城鎮高中地理學困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探尋轉化學困生的措施,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真正感受地理學科的魅力。
[1]黃敏華.高中地理學困生的心理障礙和教育對策,來自網絡.
[2]宋麗.淺談激發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途徑,來自網絡.
[3]2015 年福建省文科綜合考試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