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玲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池州市247000)
安徽池州是一個歷史文化古城,旅游景點眾多。隨著池州旅游業的發展,其涉外導游人員的人數逐年攀升,僅2012年英語導游合格人數達90人。這些導游人員承擔著池州對外宣傳的窗口作用,他們的口譯水平影響到游客對池州歷史文化、民俗風情的的了解,進而影響到池州旅游經濟的發展。本文通過對英語導游的口譯的特點分析,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對池州英語導游口譯的策略和方法進行探討。
許多學者對于口譯的定義有不同見解。梅德明認為口譯是語言形式的轉換,是不同文化和民族的溝通方式。而鐘述孔也認為,口譯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言語行為,更是是一種涉及諸多知識層面的跨文化交際行為。方夢之認為導游口譯是指以外國人為對象,介紹我國旅游資源,包括我國的名勝古跡、園林建筑、歷史文物、風土人情,并向他們宣傳各地的土特產品、美酒佳肴和民族文藝的翻譯活動。
英語導游口譯具備以下特點:
即時性即在場性。口譯的特點是轉瞬即逝,不像筆譯下來的書面語,可以通過視覺感受到并長時間繼續存在。在旅游過程中,導游人員必須除了提前熟知景點的背景知識,預設游客提出的問題,準備好答案之外,還要對游客當場提出的超出預計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及時作出靈活的答復。
英語導游口譯的內容涵蓋了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食、住、行、娛等各個方面,既包括與旅行游覽相關方面的旅游常識及相關的國際知識等,又包括了與景點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以及當地風土人情、習俗等。
感受文化差異是旅游的原動力之一。英語導游所講解的內容可能涉及歷史、建筑、藝術、文學、宗教、地理及當地的風土人情等。英語導游人員不僅要應該掌握旅游目的地國家的文化歷史還要了解客源國的文化背景知識,針對游客的背景特點,對所講解的內容作出相應的取舍。
口譯具有鮮明的通俗易懂、親切自然地口語風格的特點。傳遞信息,引導游客完成旅游活動是導游的終極目標,因此,導游的講解應淺顯易懂,輕松活潑,讓游客在愉悅的氛圍里獲得應有的信息和體驗,激起其更多的旅游意念。
“跨文化交際(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這一術語最早出現在美國人類學家Hall的經典著作The Silent Language(1959)中。美國語言學家薩默瓦對跨文化交際的定義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相互交流的一種情境”。陳國明認為“跨文化交際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發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間的交際,……,指不同國家之間的人所進行的交流。”
旅游的本質是文化。在服務的過程中,英語導游必須意識到自己的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而是兩種文化的比較.導游口譯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到旅游景點的歷史文化、風土人隋、歷史典故、文化藝術等,外國游客由于文化差異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不同,對含有大量文化信息的譯文會產生理解上的困難,因此譯者必須靈活處理景點介紹中的文化差異現象,擺脫母語傳統思維習慣的束縛,避免文化誤解,擯棄一字一句依照原文的死譯,在忠于原文思想內容的前提下,運用適當的翻譯策略以達到準確傳遞信息,闡釋旅游資料里獨有的文化內涵,保持譯文的可接受度,促進中華文化的對外宣傳。
池州有著“千載詩人地”的美譽,詩歌文化燦爛,同時還有池州的九華山的佛文化、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也很發達。池州英語旅游口譯在傳達信息時,要注意這些文化因素。
第一,翻譯內容準確到位。導游口譯的講解要以“信。為前提。所謂“信”,即指忠實于原語文本的思想內容,忠實于其正確性和科學性。但這不是要求形式上完全的對等,更注重意義表達的準確。口譯的即時性的特點使英語導游口譯應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尋找“最近似的自然等值”,盡量用地道的表達法或解釋方法以便于游客的理解。
第二,充分使用規范譯語。表達規范,是指譯文符合目的語表達常規和接受習慣。如“遠離火源”這句提示語在旅游景點經常見到,如果導游將之翻譯為“GoAwayFromFire”,從語法角度看沒有錯誤,但卻不符合英美人的表達習慣,“Keep Fire Away”才是地道的英語表達。因此,導游要充分利用規范的譯語,運用比較常用的表達,避免歧義及中式英語,盡可能使譯文簡短易懂。
第三,具有跨文化意識。口譯的文化性特點要求英語導游必須具備跨文化翻譯的意識。涉外旅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旅游者所代表的異國文化和旅游目的地本土文化相互碰撞和溝通的過程。東西方在文化、習俗和價值理念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是跨文化交際翻譯的前提,為了減少跨文化的差異給翻譯帶來的障礙,英語導游必須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與內涵,多了解他國及本國的文化,并對此采取有針對性的跨文化翻譯策略,從而有效降低文化障礙對導游口譯效果的影響
第一,類比。中西文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也有其相似性。在中西語言中存在著一些特殊的文化負載詞,如果直譯的話,講解起來有著一定的難度,這時如果運用類比的方法,通俗易懂,就可以得到外國游客的認同和理解,使外國游客在自己的文化基礎上理解中國文化信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把濟公和綠林好漢羅賓遜相比較,把梁祝比喻做中國的羅密歐和朱麗葉等,都是外事翻譯中比較成功的典范,非常有利于實現交際的有效性,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例 1:ZhaoMingHall
照明太子為南朝梁時的文學家。姓蕭名統,字德施,小字維摩。南朝梁武帝蕭衍的長子,天監元年被立為皇太子,照明是他的謚號。
Prince of Zhao Ming was a literature at Liang Time in South Dynasty.Surname was Xiao,first name was Tong,little word is Wei Mo,is Liangdi Emperor Xio Yan’s eldest son in South Dynasty,the first year of Tianjian was established as the Crown Prince,Zhao Ming his posthumous.
此處景點介紹中涉及中國古代中國人的姓名構成問題。古代中國人姓名由名+字組成,出生之后有姓名,等到成年后還會取字。自稱用名,稱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古人的“名”、“字”往往取自古書古典,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謂德操”句。而蕭統小字維摩,其字來源于《維摩詰經》,此經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經典之一,因為此經的主人公為維摩詰居士,故而得名。原文中出現謚號,謚號是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謚或謚號。”昭明”出自《易經》中的《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史稱蕭統美姿容,善舉止,心地善良,天資聰慧,故得謚號“昭明”。英語姓名的一般結構為:教名+自取名+姓。如Willian Jafferson Clinton。中間名字帶有個人特征或顯著特點。有時會用某一長輩的名字表達愛和紀念。有時會用一個名人的名字表達希望有那個人的個性,或者以那個名人為榜樣。雖然兩種命名的方式有差異但可以通過比較的方式,向游客解釋,比單純地解釋要好。
第二,增譯。增譯即在翻譯時按語義、修辭或句法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以忠實通順地表達原文的思想內容。有許多旅游景點的公示語原文中存在著原語文化色彩和歷史背景的重要信息,為了使原文的意思明白清楚,盡量避免信息傳遞的損漏,英語導游在講解時可以做適當的闡釋,進行補充。甚至可以改變表達形式,從修辭角度出發,按照譯入語的語言習慣在譯文中適當加詞,使得譯文貼近譯文接收者的欣賞習慣和閱讀心理。
例2:怪潭來歷HistoryofMagic Pond
One day,Jiang Ziya passed here,and he,who knewthe inside ofthe murderous inn ,decided tokill these rogues.…
景點介紹中提到姜子牙懲治惡徒的事情,但游客無法對姜子牙有詳細的了解,所以導游在講解時為了增加游客對此景點的興趣,可以增加有關姜子牙的文史知識
例3:青蓮館Qinglian Hall
李白曾三上九華,建此館以紀之。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李白非常喜愛青蓮花,他有不少詩篇吟詠蓮花,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等。另外,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因其外形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為“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青蓮花居于青、黃、赤、白佛教四色蓮花之首。居士即不出家的信佛者。李白自號青蓮居士一方面反映了他信奉佛教,同時也以青蓮自喻,追求高尚的情操。導游在介紹此館時必須介紹青蓮居士的名號的由來,否則,外國游客必不能理解此館的意義
中國許多旅游景點的介紹為了追求押韻、意境,表達里有很多意思相近的四字詞,如果按原文直譯的話,則譯文必將過于拖沓重復。口譯的口語化特點意味著英語導游翻譯時語言簡潔明了,易于理解。另外由于不同的游客有著不同的旅游目的及旅游期待,因此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游客所愿意獲得的,因此,在保證主要交際信息未遺失的情況下,導游可以有選擇的將沒必要的晦澀的內容刪減掉,凸顯主要的文化信息,滿足外國旅游者的需求。
例4:杏花島Apricot Island
粼粼碧波之中,一島屹然,是為杏花島。島上遍植杏樹,每至春風送暖,紅杏帶雨綻放,色澤嬌艷,恍若云霞。杏花島四面環水,環境幽靜,無塵囂之亂耳,有世外桃源之況味。
上文為了渲染杏花村的杏花的美麗以及環境的優雅,用了很多的四字詞,語意多有重復。口譯的特點是直白簡潔易懂,所以導游在講解的過程中盡量口語化,少用復句,多用簡單句,避免運用生澀的詞匯,建議譯文:Apricot Island is surrounded bythe blue water.There are a lot of Apricot trees on it.When spring comes,on rainy days,apricots bloom.The beautiful scenery and calmness here make the visitors towant tostayhere for a longer time.
池州作為一個文化旅游城市,為擴大其對外的影響,英語導游的口譯水平至關重要。要想提高池州英語導游的口譯,除了關注其是否具備純屬的英譯方法和技巧之外,還要強調英語導游必須具備跨文化意識,熟知英語文化和池州的本土文化,唯有如此,英語導游口譯才能做到使游客能產生和源語文化讀者同樣或相似的心理,從而使得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真正明白其譯文,并采取正確的行動,成功完成旅游池州漢英翻譯中的跨文化交際。
[1]薛韙禾.中國校外教育,論目的論對提升導游口譯水平的指導意義,[J].2013(4):95
[2]方夢之.中國譯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137
[3]陳國明.跨文化交際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3-14
[4]劉安洪.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旅游文本翻譯策略研究[J].Foreign English Culture:161
[5]周東華.導游口譯特點與技巧淺析[J].考試周刊,2011(60):20
[6]郝琨.功能派視角下的英語導游詞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2):120
[7]葉春玲.規劃與異化視角下的池州旅游公示語翻譯[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1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