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振華 武開軍
(開封技師學院開封市 475000)
先進制造技術是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技術依托,制造技術創新體系是國家技術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已經是世界制造大國,工業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落后于美、日,與德國接近,但是制造產品以低端為主,增加值率僅為26%,出口產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和低技術含量產品;資源消耗大,污染嚴重,單位產品能耗平均高出國際先進水平20%-30%,產生污染遠遠高出發達國家;許多行業所需的主要關鍵裝備尚依賴進口,總體來看我國尚處于工業化的中期,我國的制造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我國高新技術制造業主要依賴于引進國外核心技術的格局尚未得到扭轉,國際競爭能力還比較有限。制造技術的落后已嚴重制約到我國產業競爭力的提高和綜合國力的增強。正因為如此,預備技師的培養,對21世紀的中國工業、對中國技工教育尤為重要。
先進制造技術是集機械、電了、信息、材料、能源和管理等各項先進技術而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它是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技術之一。先進制造技術也是改傳統產業的有力武器。先進制造技術的發展與產業化,將對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目前,以電子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新材料技術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在制造領域廣泛滲透和應用,使制造業的面貌發生了秋天覆地的變化。面對全球技術、經濟、市場變革的挑戰和機遇,技術、經濟競爭將成為世界保國競爭的焦點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對于制造業來說,競爭的核心將是非功過新產品和制造技術的競爭。
科學無國界,科學知識屬于全人類。但工程和技術則不然,它具有功利性,它還與當時當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社會、自然資源與環境密切相關并受其制肘。科學發現一般都搶先發表,而技術專利和技術“訣竅”一般有世界性的知識產權制度來保護,要有償轉讓,有的更是密而不宣。許多先進技術和適用技術想買也買不到,工程更是買不來,因為它需要適合國情,在中國地方由中國人自己來營造、運作、維護與管理。技師的工作,無論是所謂朝陽工業還是夕陽工業,都具有類似的場景。先進制造技術的本質屬性是為國家社會提供真實產品和服務、因時因地因事制宜地開創現實和未來。明了這個屬性,可能會使我們有意識地做到繼承與模仿之中有創意,引進消化之后再創新,借助天時地利人和,逐步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先進而強大的工業。明了這個屬性,也才可能使我們在科技創新、勇攀高峰的同時,自覺地面向中國實際,與中國國情緊密結合起來,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為我們的經濟和社會文明再造輝煌。
預備技師的培養無疑要培養技術工人,要以實習為基礎,以實習作為立足的根本。國家對技校學生的資格要有一個既合國情又便于國際接軌的明確界定;從學生的"應知"、"應會"、提出具體的基本的要求。技師學機不懂電、學電不懂機,學熱加工的不懂冷加工。學生不懂成本、經營、管理,更缺少人文修養。時代的飛速發展和工業創新的巨大挑戰,要求技師至少做好回答四個問題的準備:(1)“會不會去做”(一項工程技術任務甚至科技難題放在面前,你拿不拿得起)。(2)“值不值得做”(看你能否在人、財、物和時間要求的現實約束條件下,能否經濟合理地完成這項任務)。(3)“可不可以做”(看你能否在政策法規、社會公德、文化習俗允許的前提下,既遵照法律又合乎情理地把事情辦成)。(4)“應不應該做”(看你能否自覺地考慮生態的可行性,以本職的技術工作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四個問題對預備技師培養都是基本問題。我們設想,可以按此思路去尋求答案的線索,或許能使教育方針的人才目標在技師培養中具體化,也可能便于把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和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區分開來。
技師培養的模式是多樣的、靈活的、時變的。從技工教育層次看,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從技工活動類型看,有側重車、鉗、銑、數控、汽修,有側重評估和決策咨詢,以及教育和培訓的。這些學歷層次和工作類型,當然應該在不同地區和產業部門,組合成為不同樣式的技師教育。用單一模式去滿足多種需要并不經濟,在效率和效益兩方面皆不足取。在這里,作為基礎的技師教育,就是把紅與專、德育和智育、理論和實踐、知與行等等緊密結合,把學科的壁壘打破,把“知、會、”二者再重新組合起來,造就全面質量和素質優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支撐起精益教育的屋頂,從中學到技校、從基礎課課堂到專業課課堂的那種單調和連續式學校教育是無能為力的。至少需要有三根支柱才能使屋頂穩定:模塊式的課程結構和教學環節;適時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從招生到擇業的教育全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我們還可以把電化教育、CAD、多媒體、遠距離教育以及“虛擬技校”和一體化教學,納入這個以學校為主要基地、企業和社會為大環境的社會化技工教育的大框架中來。這幅壯觀的技師教育的圖畫并非是"虛擬"的,國際技師培養的進展已經讓我們看到了它的輪廓。
長期以來,技師培養由于“技術上狹窄”且又“狹窄于技術”,被人誤解為畢業后是工人,聲譽不佳。它大致對應著工業初期的仿制階段。但是除了這類“常規設計”,還有所謂"創新設計",現在很時髦的策劃和創意可歸到這一類。把它理解成人類創造未來的主動思維和創造行為。不僅在技師教育中需強先進制造技術,在其他專業教育乃至中小學和幼兒教育,也應引進先進制造技術,創新意識、分析綜合、評價判斷等創新要素的啟蒙和培育。人們已經提出設計和創造是人類文明的第三種文化。學術界以往只推崇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也有人嘗試借助科學家和藝術家共同努力尋求其完美結合。第三種文化——先進制造技術,將使工業產品實現科技、藝術、功能和經濟的統一,在現實世界開創和應用衛星與衛星應用、神舟飛船、高速鐵路那樣的宏大工程。技師教育必須開闊思路,對教育有新的認識,利用計算機與網絡等現代工具,把它提到更高的水平。一個完整的技師培養系統,有設計開發、生產制造、銷售運行等互相關聯的基本環節。過去往往人為地將其相互割裂,尤其不把銷售和服務作為工業自身的環節。事實上,工業產品的營銷和售后服務是工業循環周期中最重要的實現社會價值的階段。新的問題、新的需求、新的設想主要來自市場和用戶的需求。訓練有素的技師涉足經營管理、規劃和策劃并參與決策,與無技術背景的經理相比,將有更大的競爭力。現在有技術背景的MBA受到歡迎,就主要起因于此。創新設計在技師工作中處于中心地位,因為它一方面與現實的生產制造和運行相聯系,另一方面也與美學和社會倫理道德規范相聯系,與比較抽象的數學和物質科學的概念、理論和實踐相聯系。技師的創造性、現實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將集中地體現在創新設計和優秀技師身上。技師教育需要加強科學、技術、人文、經管,以及加強系統化集成的能力。因此,創新設計及其教育的地位不可低估。
工藝是創新設計得以經濟、清潔、高效實現的創造性技藝,是創新設計物化的技術過程。它包含著材料、工藝、檢測等方面的工業創新;包括數學、信息科學、系統科學等在生產制造過程的建模、仿真、運籌、控制、監測等方面創新;包括硬件和軟件在制造設備和系統中的創新集成;包含經營管理和市場營銷服務的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敏捷制造等新的概念。現代工業社會中工藝環節是不可或缺的,它也是技工教育的核心之一。然而從發展趨勢看,現代工藝技術更重視新材料、新工藝、先進制造技術和系統、工藝過程的仿真、優化和監控。
我校在技師和預備技師的培養和教育上采用了綜合的方法,從學生需要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出發,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為社會提供優秀的高技能人才。以“實用、適用、夠用”為原則,不強調專業知識的系統和連貫,我國的傳統教育是以學科專業課程為基礎,根據鑒定大綱來實施教學,而鑒定標準多年不變,不能適應企業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而我校采用了一體化模塊式教學,是一種以職業能力為基礎,以勝任崗位要求為出發點的教學模式。我校從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到技師和預備技師教育,在實習方面進行車、鉗、銑、數控、機電一體化等。特別是畢業設計,作為一個很重要的教學過程,是實現技師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在畢業前的最后學習和綜合訓練階段;是學習深化和專業拓寬重要過程;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過程;是學生綜合素質與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效果的全面檢驗;是學生畢業及技師職業資格認定的重要依據。
我校首屆技師的畢業設計題目是《WY型液壓傳動教學綜合實驗設備》,該教學綜合實驗設備是根據武開軍主編《液壓與氣動技術》勞動和社會保障出版社的技師教材,征集廣大學科教師對實驗的建議,吸收國內外先進的液壓實驗教學特點,精心設計而成。它采用先進的液壓元件技術和新穎的模塊設計,構成了插接方便的系統組合。它滿足了我校的學生對進行液壓傳動課程的實驗教學要求。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起到了加強設計性實驗及其綜合運用的實踐環節的作用。實驗臺的制作,即鍛煉技師班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又為學校實驗室建設做貢獻,為學校設一體化教學提供幫助。此項成果還獲得全國技工學校教學教研技術開發優秀成果二等獎。06、07、08、09級技師和預備技師學生的畢業設計都為學校實驗室建設做貢獻,為學校設一體化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
我們想到中國的龍。龍是什么?獸的頭,蛇的身,魚的尾,鷹的瓜,鹿的角……好象什么都不是,又可能什么都是,呼風喚雨,威力無比。這是中華民族想象力和創造性的象征。我國的技師教育要學習和吸收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有益經驗,但決不可照搬照抄。中國有自己的傳統和國情,有自己的發展階段。我們應該走一條博采眾長,自主創新之路。堅持發揚實事求事、開拓創新的精神,先進制造技術的應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我國的技師和預備技師培養和工業發展一定能取得突破性進展,東方的巨龍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