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輝 孟德文
(西北政法大學,陜西 西安 710122)
世界其它國家和地區都面臨著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建構與培育問題,有的國家已經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培育方式、培育模式等,如以立法的形式樹立核心價值觀的主流引導地位,社會參與營造核心價值觀滲透的外部環境,學校教育促進核心價值觀的內化吸收等,這些經驗做法對于維護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心地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核心價值觀在一個國家的各種社會思潮中處于主導地位,以立法為代表的國家權威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通過立法方式確立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地位,并在全社會貫徹推行。另一方面,以立法的形式推動核心價值觀的學校教育。美國用憲法將負責、誠實、公平、正義等確立為公民的基本價值觀,用法律的方式規定各級學校必須開設歷史課程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2007 年英國正式公布對青少年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計劃,列入義務教育階段國家必修課程。通過立法的形式確立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的教育體系,立法的權威性和強制性保障了社會核心價值觀的主流引導地位。
構筑有利于核心價值觀滲透的文化環境有助于促進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也有助于形成核心價值觀踐行的社會場域。美國核心價值觀傳播的社會環境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將核心價值觀符號化、標志化。借助多重傳播手段,在潛移默化中讓青年群眾受到影響。另一方面,通過社會部門的活動落實、推廣核心價值觀理念。英國的核心價值觀培育注重發揮社區民間組織的作用。通過將政府的公共服務內容轉交給社會組織的方式變革政府公共部門與民間社區組織的關系,在增進兩者合作的同時推動社區組織的發展,使其成為落實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的推動力量。
美國學校將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貫穿于課堂領域及校園生活,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影響學生的價值評價和價值取向。在課堂領域,美國設定社會研習、美國史、語言文學等課程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學生在參與公共生活過程中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團結協作觀念,服務社會的責任感與使命感。依靠實踐活動來促進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內化吸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積淀。一方面,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習近平曾說“牢固的核心價值觀都是有其固有的根本。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隔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傳統文化的精神命脈所揚棄下來的核心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提供豐厚的底蘊,它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互貫通,具有內在的契合性。另一方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蘊含了中國改革發展的時代精神。在改革建設的過程中,產生眾多模范人物和先進事跡,體現出的精神力量是各個時期時代精神的重要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的創造性轉化與整合,是歷史性與現代性的統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足于中國實際又著眼于國外現實。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支點之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價值觀念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倡導的核心價值。在中國改革發展過程中,我國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等理念的制定體現了人類文明的重大進步,可以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立足中國實際的基礎上汲取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從國家整體到公民個人的系統性,是國家性與個體性的統一。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體現的是是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展現了人們對現實社會的價值訴求和期待;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成員的道德自律準則。三個層次的劃分構成一個完整統一的系統。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三位一體”的相容性,國家、社會、個人在內在聯系方面統一為對人民群眾這一抽象主題的代表。
核心價值觀的形成確立與培育發展由一個國家特定的歷史傳統、社會制度等因素決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要在道德層面倡導的同時用制度手段維護,綜合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推動核心價值觀的養成。一方面,政策制度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任何制度的制定和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價值取向,價值觀構成制度的內在精神和品格,要發揮政策制度對人們價值觀的引導和規范作用,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另一方面,完善法律制度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地位。發揮出法律制度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規范、引導保障作用,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和踐行的法治環境。道德倡導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內在機制,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強化道德輿論的引導作用。通過對典型先進人物的塑造、宣傳、獎勵和表揚,發揮社會道德榜樣的引領作用,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輿論氛圍。
青年學生自覺遵循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前提就是將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并將其為自己的價值追求與價值原則,“修德”的方向、“明辨”的準則。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吸收,可以借鑒國外經驗,發揮課堂教育與社會輿論引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課堂教育之中,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要營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濃厚社會氛圍。借助優秀的校園文化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
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在于實踐,在于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關鍵的是要做到知行合一,通過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校園生活與社會生活,將核心價值觀落實到生活中的細節之處,從實踐中領悟、感知其博大意義。一方面,要豐富校園生活,發揮第二課堂的重要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到第二課堂中去,使其成為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訓練場”,培育他們的集體意識、團隊意識、榮譽意識,在校園生活中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同。另一方面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青年學生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通過一些公益性、服務性的實踐活動,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J].中國高等教育,2014,(10):1.
[2]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改革熱點面對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
[3]邱 琳.美英核心價值觀教育及其啟示[J].中國德育,2013,(20):34.
[4]賈仕林.美、日、韓三國學校的核心價值觀教育比較研究及其啟示[J].教學與管理,2014,(10):153.
[5]何大隆.英國:合力傳播核心價值觀[J].瞭望,2007,(22):27.
[6]王 潔.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構、培育和踐行研究[D].中共江蘇省委黨校,2013.
[7]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