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華
(中共湖南省委直屬機關黨校,湖南 長沙 410001)
2014 年3 月9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揚好的作風,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其中“嚴以修身”是“三嚴三實”的基礎條件和首要環節。領導干部“嚴以修身”,應當著重于修煉人格魅力。追溯古今中外政治家的從政歷史可以發現,僅靠權力樹立起來的威嚴是不長久的,只有靠人格魅力樹立起來的威信才經得起時間考驗。領導干部人格魅力是指其品德、性格、氣質、智力、才學、能力、感情、經驗等個人綜合素質吸引人和感召人的影響力,它是居于領導干部權力影響之外的、能讓下屬和群眾敬佩、信服的一種自然征服力。領導干部加強自身人格修養,增強人格魅力,對于反腐倡廉,對于帶領群眾投身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代管理心理學研究表明,借助于人事、工資、激勵等權力性影響力只能調動下屬60%的積極性,而其余40%的積極性則要靠領導者的非權力性影響力去調動。有的西方領導科學專家甚至認為,領導的成功,是由99%的人格魅力與1%的法定權力構成的。這些數據說明了領導者非權力性影響力的重要性。非權力性影響力與權力性影響力相互滲透、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非權力性影響力離開了權力性影響力,領導活動將得不到保障;而領導者若缺少非權力性影響力,其權力性影響力將受到限制和削弱。當領導者以權壓人、盛氣凌人時,被領導者就會敷衍、屈從、心生怨恨、消極怠工,因而權力性影響力對被領導者的激勵作用是有限的,有時甚至起阻礙作用。尤其對于法定權力有限的基層領導者來說,如果有知識、有能力,而且品德高尚、處事公平公正,群眾就會從心理上歸屬,行動上自覺服從,從而彌補組織賦予的法定權力的不足。因此,非權力性影響力可以使原本刻板的命令或計劃變得富有人情味,讓被領導者心悅誠服,變被動接受為自覺行動,這樣的領導者更有權威和影響力。官威是短暫的,唯有人格魅力才富有生命力。優秀領導干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出高尚的人格力量,群眾和干部自然會心悅誠服;反之,人格低劣的領導者,即使靠職權支撐起一時的威風,但最終會露出本來面目,其法定權力再大,工作也只能是被動的。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可以為黨增光、給事業添彩,領導干部如果把自己具備的素質、品格、作風、工作方式等個性化特征與領導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提高執政能力,更好地完成執政任務。
一個組織的生存力,取決于組織成員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來源于領導干部本身對組織成員自我意識的培養,使之以高度自覺的精神團結在自己的周圍。領導干部在法定權力有限的條件下,要造就團隊精神,就要靠自身的品德修養、知識水平、思想情感、工作實績和表率作用等形成人格魅力,使人尊重、讓人信服,成為群眾行為的標桿。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薄笆裹h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樹立,黨心民心進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正能量。”俗話說:“得民心者一呼百應,失民心者一事無成?!鳖I導干部的人格魅力對民心的影響至關重要,身負重任的領導干部必須重視自己人格的塑造,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和帶動群眾,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戴。領導者高尚人格的影響,有助于群眾接受科學的理論、樹立正確的理想。下屬在實實在在的人物形象的感染下,能夠體悟出難以用語言表達的道理,能激發出潛藏于內心深處的真摯情感。領導干部有了這種高尚的人格,就能在干部群眾中享有威望,就有強大的號召力,就能有效地帶領群眾做好工作。在革命戰爭年代,黨員干部的一聲“跟我來”,激勵起多少人沖鋒陷陣;在和平建設時期,焦裕祿、孔繁森、牛玉儒等領導的形象,激勵起多少人無私奉獻!所以,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越強,就越能在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就越能凝聚多方面的正能量,從而形成一個強大的磁場,感召廣大群眾緊緊圍繞中心目標,團結一致開展工作。
群眾常常愿意為富有魅力的領導者積極工作。有人格魅力的領導干部給予群眾越多,群眾給予的回報也越多,領導干部的工作業績也越顯著。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喜愛自己所做的工作,具備積極進取的意識,表現出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因為只有當領導干部把愛心和進取精神融入他所從事的工作中,他的潛能才能得以充分的挖掘,并由此帶來工作質量的改善、工作數量的提高和工作績效的成倍增長;也只有當領導干部將自己的激情融入他所從事的工作中,他的言行才具有號召力,從而吸引下屬和群眾自覺自愿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周恩來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人民服務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獻出了個人的一切,他的人格魅力為人稱頌,歷史功績豐碑永存。又比如,因積勞成疾而病逝的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委書記牛玉儒的人格魅力的核心就是對事業有激情:上級說他是“全區最有激情的干部之一”,同事稱他“就像一團火能把周圍的人點著”,部下則表示跟著這樣的領導干事“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1.真實性。真實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這種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是實實在在地建立在領導者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目標高度一致的基礎之上。比如,毛澤東身居高位,與人民同甘共苦。解放以后,他仍然過著極為儉樸的生活,睡簡陋的木板床,飲食以粗茶淡飯為主,一件睡衣穿了十多年,打了73 個補丁,他的皮鞋和拖鞋也是補了又補,一直補到不能再補?!叭昀щy”時期,他有時一天只吃一盤馬齒莧或炒菠菜,與人民共同度過困難。所以他的魅力形態是真實的。二是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實實在在地存在于領導者對被領導者及人民群眾的實際態度之中,而不是領導者的虛假掩飾、自我標榜或輿論宣傳。在實踐中為什么在某些領導決策指示后,層層貫徹的影像不絕于眼、“堅決認真”的聲音不絕于耳,可實際落實的效果卻總是不能盡如人意呢?原因之一就是某些領導者“只打雷不下雨”或是“雷聲大雨點小”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失去了下屬和群眾的信任。
2.超越性。超越性指的是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使被領導者由衷地對其信任、愛戴、擁護,在實際上已經超越了該領導者所擁有的實際職務的管理范圍和影響范圍。例如,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方工,他身材瘦削、面龐清癯,神色從容、言語和緩,和他打交道的人可以從他的言行中感到他的沉靜和大氣。正是這樣一個身材瘦削的人,從事檢察工作23 年,腳踏實地、勤奮工作,參與和主辦了近3000 件刑事案件的審查和起訴,無一錯案。他挑重擔,打硬仗,出色地完成了對成克杰等一批貪官的起訴工作。他承辦了新刑法實施后全國第一例“利用邪教破壞法律實施”案,受到黨和人民的高度評價。他多次立功受獎,被稱為“北京第一公訴人”。他的高尚人格、優秀品質及其先進事跡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已經擴展到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遠遠地超出了他所實際擁有的權限范圍。
3.長效性。長效性指的是領導干部的人格魅力由于具有真實、健康、自然的特性,不論其魅力形態怎樣發展變化,但其順應歷史發展客觀規律、與社會歷史發展方向相一致、與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相一致的魅力實質卻始終不會改變,具有很長時期的影響效果,有的甚至會持續到永遠?!袄习傩赵u價領導干部優秀不優秀,首先看的是人品?!逼鋵嵸|就是看領導干部為老百姓做了什么。蘇軾在任杭州知州的時候,疏浚西湖,人們為紀念他的功績,將其所建堤壩起名“蘇堤”,千載留名。“權力只能顯赫一時,人格魅力可以穿越時空?!庇秩?,雖然幾十年過去了,中國社會和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紅巖》中的許云峰、江竹筠、成然、劉思揚、華子良等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壯烈犧牲的革命先驅的高尚人格和崇高品質,始終為億萬人民所傳頌。再如,社會主義建設年代的好縣委書記焦裕祿讓人民永遠銘記于心,其高尚人格必將百世流芳。
1.兩面性。少數領導干部人格魅力形態在現象上存在,但在實質上不存在。從表面上看,人格低劣的領導干部也表現出了一種高尚人格魅力形態:口口聲聲“做公仆”,字字句句“為人民”,聲嘶力竭“改作風”,豪言壯語“反腐敗”,而實際上干的與口頭上喊的和紙面上寫的完全是兩碼事,呈現出兩面性。。我們發現,受到黨紀國法懲罰的腐敗分子,幾乎都曾經在臺上表示過要“堅決反腐倡廉”。由于在本質上缺少人格魅力屬性,所以只有靠虛假欺騙來維持其影響。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四種:一是在講政治上,思想不純、是非不清,有的確實具有較高的理論和政策知識,但在履行責任和義務的同時,他們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黨的領導和路線產生懷疑與動搖,出現信仰危機、精神懈怠。這些領導干部在重要的位置上掌握實權,卻背離國家和人民,充分說明他們理想信念的嚴重缺失以及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極度扭曲。二是在踐行群眾路線上,工作不實、言行不一。有的領導干部為了個人升遷熱衷于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為完成目標任務不惜挖空心思弄虛作假,騙取榮譽與組織信任。三是在廉潔從政上,自律不嚴、公私不分。有些領導干部對廉潔自律的若干規定講起來頭頭是道,看上去十分清正廉潔,而落馬后其腐敗事跡每每讓人觸目驚心。四是在發揚艱苦奮斗作風上,行為不端、要求不嚴。在工作和事業上,作風漂浮,形式主義嚴重,講究排場、貪圖享受;公務接待,相互攀比,鋪張浪費。這些領導干部雙面人格的存在,危害十分嚴重,極易催生腐敗,敗壞干部隊伍形象,削弱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
2.落后性。行為偏離甚至抗逆客觀歷史發展規律,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相背離,代表的只是個人、少數人或小集團的既得利益。人格低下的領導干部之所以常常被人“戳脊梁骨”,說的話沒人聽,發出的號召沒人響應,原因就在于其人格的落后性。
3.短效性。因為與人民群眾缺乏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標的堅實基礎,人格低下的領導者與被領導者及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關系只能依靠權勢強制來維系,它只能是在短時期起作用,一旦其實質被識破或揭穿,這種領導者的人格魅力形態也就蕩然無存了。比如,林彪曾經手捧紅寶書,高呼“萬壽無疆”,暗中卻迫不及待地進行篡黨奪權陰謀活動。其虛偽人格的影響力從極強逐步演變為極弱,最終隨著外逃飛機的墜落,這種虛偽人格自然會為人民所不齒。又比如大貪官成克杰,當初不是在臺上用“因為一些群眾的生活困難,我每天都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欺騙性語言使不少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嗎?當其將人民的巨額財產斂為己有的腐敗事實被徹底揭露之后,其所謂的“人格魅力”也就蕩然無存了。
加強品德修養需要做到以下三點:一要親民愛民。群眾期盼的是能走進基層傾聽他們呼聲、關心他們疾苦的公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官老爺。增加親民務實的人格魅力,是提高領導干部執政能力的關鍵因素。二要公平廉政?!懊癫环夷埽夜?,公平正直的領導干部說話有份量,做事能服眾。要以清廉為榮,以謀私為恥,不為繁華困擾,不讓名利纏身,不因貪逸喪志;過好名利關、權力關、人情關、金錢關、美色關,擋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耐得住寂寞。三要正確行使手中權力。具備人格魅力是領導干部權力運用的最佳狀態,是領導干部個人權力、個人影響力的升華,能夠在領導活動中轉化為對被領導者的導向力、凝聚力和號召力。領導干部的權力來自人民,權力服務的對象是人民,而不是個人和少數人;權力是一種責任,必須對人民負責,權力越大,責任就越重。只有這樣對待權力,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作為一個有魅力的領導干部應該是一個深邃的思考者,要善于思考,多動腦筋,多想問題。一個盲目的領導干部,一個懶于動腦的官僚主義者,是不可能搞好工作的。要堅持“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獨立思考,大膽構想。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伊始就明確倡導要在全黨范圍內“解放思想”,“要獨立思考,敢想、敢說、敢做”。他曾對黨內思想僵化、隨風倒、不講黨性、不講原則、說起話來看風頭、看風向等做過形象描?。骸皶蠜]有的,文件上沒有的,領導人沒有講過的,就不敢多說一句話,多做一件事,一切照抄報照搬照轉?!辫b此,領導干部無論公務多么繁忙、時間多么緊張,也要抽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問題,調理思路,從而增強工作的預見性、超前性和科學性。要有好的思維方法,要有長遠和全局的視角,善于認識事物發展的規律,要學會運用辯證法分析和看待問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21 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阻擋,很難想象一個沒有受過良好教育、缺乏系統認知的人能夠對瞬息萬變的現實自如應對。領導干部應當知識廣博,熟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基礎理論,做到融會貫通;對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教育、文藝、法律、體育、軍事等知識,都要有所涉獵;要精通各門管理科學,包括經濟管理、行政管理、科技管理、領導科學、人才學、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內容;要有社會生活方面的知識,積累自己的直接經驗,使零碎經驗系統化;要特別精通專業知識,專業知識掌握得越多,對本行業越熟悉,在工作中就越有影響力和發言權。領導干部應該自覺成為“學習型”干部:學習政治理論,提高理論素養;學習業務知識,提高工作水平;學習必備知識,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本領。具體而言,提高學識魅力的途徑有三:一要勤于讀書?!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讀的書越多,獲取的知識就多,思想理論水平才有可能提高。切不可把寶貴時間耗費在吃喝玩樂上,虛度年華,不學無術。二要博觀約取。要立足眼前,著眼未來,建立起一種既掌握某一學科或領域的專業知識能向縱深拓展,又熟悉與科學的領導活動相關的門類能橫向延伸的“T”字型知識結構,形成博專結合、個性鮮明的學識風格。三要善于應用。特別要在學習立場、觀點和方法上下功夫,并要善于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領導干部必須是一個心理健康、胸襟寬闊、意志堅韌、情緒穩定的人。我國正處在社會轉型期,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壓力日益加大,由此所產生的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也逐漸增多。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行為健康的基礎。領導干部心理是否健康,對其執政能力及公共關系的和諧都有重要影響。面對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環境,領導干部的心理常常會受到巨大沖擊,因此要有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去面對工作、事業和人生。如果能夠以感恩、和善、寬容的心態對待他人,以積極進取的心態做事,以順其自然的心態看待仕途的升遷,不患得患失,不計較名利榮辱,不壓抑真實的自我,不因一時的挫折心理失衡而自甘墮落,就會從工作、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從而也能感染、影響周圍同志更加積極有為地開展工作。
首先,必須具有決策能力。要具有戰略頭腦,善于深謀遠慮、運籌全局,面對問題善于作出決斷,能夠在錯綜復雜的情況下把握事物的本質,選擇最佳方案。其次,必須具有組織能力。組織能力可以看作是對內的協調能力,即促進組織內部各組成要素的協調有序,使整個組織步調一致。最后,必須具有創新能力。要對環境變化有敏銳的感知能力和預測能力,對于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能夠及時提出新觀念、新方案和新方法,敢想敢說敢改革,使工作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提高能力以增強魅力的途徑在于:一要加強實踐鍛煉。到困難多、矛盾多、問題多的地方去,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二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避免空談?!皺酁槊袼茫闉槊袼?,利為民所謀”不是貼在墻上、掛在嘴上、寫在紙上,而是要落實在行動上,體現在實際效果上。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81.
[2]王寶良.塑造領導者的人格魅力[J].中國鄉鎮企業,2009,(2).
[3]薛 茹.淺談領導者的人格魅力[J].前沿,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