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菁 ■漳州市城市廢棄物凈化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000
城市垃圾填埋場滲濾液成分復雜,如果沒有及時做好處理工作,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檢測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是否正常運行,出水是否達標排放至關重要,根據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第9.1.3條規定:2011年7月1日起,現有全部生活垃圾填埋場應自行處理生活垃圾滲濾液并執行表2規定的水污染排放濃度限值,為了使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標準,我們以漳州市某垃圾處理場的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及檢測為實例,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檢測方法檢測選用的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技術是否安全適用,處理后的出水是否達標排放。
(1)《生活垃圾填埋污染物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的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制為:CODcr≤100mg/L BOD5≤30mg/L pH6~9 SS≤30mg/L NH3-N≤25mg/L TN≤40m。
(2)本方案采用的工藝流程如下:工藝流程簡述:滲濾液處理工藝流程:垃圾填埋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經專用的收集管道匯入調節池,滲濾液在調節池中得到勻質勻量。調節池的滲濾液通過管道自流至格網池,經格網去除滲濾液中的大塊顆粒物后用污水提升泵提升至UBF厭氧反應池,使其有去除有機物及脫氮的效果,滲濾液經厭氧反應器厭氧處理后進入氧化溝MBR系統處理。氧化溝MBR系統由氧化溝、管式超濾膜組成,廢水經過氧化溝處理,然后用泵抽入管式超濾膜進行泥水分離,截留下來的污泥回流至氧化溝,濾液進入后續納濾系統處理。由于管式超濾膜具有很高有機物、污泥等物質的截留能力,一方面能夠截留有機物,另一方面能夠截留活性污泥,使氧化溝中的污泥濃度達到10-20g/L,因此氧化溝具有較高的有機物去除能力和脫氮能力。經氧化溝MBR系統處理后,污水進入納濾膜作進一步濃縮處理。小分子的物質如水等在壓力的作用下,穿透過膜表面,被分離開來形成了最后的達標水排放;而料液中的大分子物質如COD、BOD等則被膜截留,無法穿透過膜表面,從而形成濃縮液,經過納濾膜處理系統進一步處理后污水通過規范化排放口達標排放。濃縮液處理工藝流程:濃縮液進入濃縮液收集池后,用水泵抽至灑水車,然后用灑水車運至填埋場回灌。填埋場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集中處理,截污壩上游區構成獨立的水文地質單元,做好垂直防滲,避免污水外滲。污泥處理系統:UBF厭氧反應池、氧化溝MBR系統的剩余污泥進入污泥儲池,經泵抽至廂式壓濾機進行脫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運至填埋場填埋處理。壓濾后的濾液回流至中間水池。
(1)檢測點位:本次檢測選定在漳州某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期間,對垃圾滲濾液進水、規范化排放口出水、處理設施范圍內的地下水及該工程主要處理單元出水進行檢測。
(2)檢測項目:CODcr、高錳酸鹽指數(CODmn)、PH、NH3-N、SS、BOD5、Cr+6、、總 Hg、總 Pb、總 Cd、總 Ni、總氮、總磷、色度、總大腸菌群、細菌總數。
(3)檢測方法:重鉻酸鉀法、高錳酸鉀法、玻璃電極法、納氏試劑比色法、重量法、稀釋與接種法、冷原子吸收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高錳酸鉀氧化一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水質色度的測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多管發酵法。
(4)檢測方法來源:GB11892-89、GB6920-86、GB7479-78、GB11901-89、GB7488-87、GB7470-87、GB7471-87、GB11912-87、GB7466-87、GB7468-87、HJ/T199-2005、GB11893-1989、GB11903-1989、GB7467-87、HJ/T347-2007。
(5)檢測使用儀器:玻璃回流裝置、玻璃儀器、PHS-3CPH計、7230分光光度計、精密天平、LRH-250A培養箱、原子螢光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比色管。
(1)垃圾滲濾液進水水質檢測結果:COD∶3000,PH∶8,BOD∶1500,SS∶280,Cr+60.008,總磷:9.92,氨氮:600,、總氮:700,總鉻:0.008,色度:500。
(2)主要處理工藝數據及處理率匯總:UBF厭氧反應器:CODcr進水3000,出水 2250,去除率25%/BOD5進水 1500,出水 870,去除率42%/NH3-N進水600,出水400,去除率33%/TN進水700,出水630,去除率10%氧化溝 MBR系統:CODcr進水2250,出水262,去除率88%/BOD5進水870,出水35,去除率96%/NH3-N進水400,出水12,去除率97%/TN進水630,出水32,去除率95%。兩級納濾系統:COD-cr進水262,出水90,去除率66%/BOD5進水35,出水15,去除率57%/NH3-N進水12,出水10,去除率17%/TN進水32,出水30,去除率6%(最終出水檢測均達標)。
(3)垃圾滲濾液規范化排放口出水水質檢測結果匯總:CODcr∶78,評價標準:<100,評價結論:達標/PH:6.8,評價標準:6-9,評價結論:達標/NH3-N∶8,評價標準:<25,評價結論:達標/SS∶7,評價標準:<40,評價結論:達標/BOD5:15,評價標準:<25,評價結論:達標/總 Hg:<5 ×10-5,評價標準:≤0.001,評價結論:達標/總 Pb∶6.6 ×10-3,評價標準:≤0.05,評價結論:達標/總 Cd:<1 ×10-4,評價標準:≤0.01,評價結論:達標/總Ni:<3×10-3,評價標準:≤0.05,評價結論:達標/總 Cr:0.006,評價標準:≤3,評價結論:達標/總氮:30,評價標準:<40,評價結論:達標/總磷:0.153,評價標準:<3,評價結論:達標/色度:5,評價標準:<40,評價結論:達標/Cr+6:<10,評價標準:≤100,評價結論:達標。
(4)地下水水質檢測結果匯總:COD∶1,評價標準:≤3,評價結論:達標/Cr+6:<0.004,評價標準:≤0.05,評價結論:達標/NH3-N∶0.12,評價標準:≤0.2,評價結論:達標/總 Hg:<5 ×10-5,評價標準:≤0.001,評價結論:達標/總 Pb∶2.6 ×10-,評價標準:≤0.05,評價結論:達標/總 Cd:<5×10-5,評價標準:≤0.01,評價結論:達標/總 Ni:<3×10-3,評價標準:≤0.05,評價結論:達標/總大腸菌群(個/L):<1,評價標準:≤3,評價結論:達標/細菌總數(個/L):<10,評價標準:≤100,評價結論:達標。
通過對漳州某垃圾處理場的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進行系統檢測得出以下結論:
(1)該套設施運行正常,出水達到《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表2中的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制標準;
(2)該工程進水濃度高,各污染物去除率要求高,因此以生化處理的厭氧+好氧為主,并采用膜做深度處理,生化處理以去除有機物為主,膜主要以去除難降解物質、色度及部分有機物為主要目標,保證處理達標排放,所選工藝穩妥可靠、經濟合理、運轉靈活、安全適用;
(3)多種處理工藝相結合,統籌兼顧,提高污水處理率,適應污水水質水量變化;
(4)對該工程場區內的地下水進行檢測,結果均達GB/T14848-93中三類標準,說明地下水未受污染,該垃圾滲濾液處理工藝未對地下水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