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霞
摘要:當前,新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尤其是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有了明顯變化。如何真正貫徹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思想,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廣大語文教師所關心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小學教學改革入手,淺析小學語文課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新課程改革 ?改革 ? 研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正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需要廣大教師的深刻領會,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去踐行。
一、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采用“填鴨式”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總是滔滔不絕地講,而對于學生的掌握情況卻漠不關心。這種教學模式嚴重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造性思維的鍛煉,不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和語文素養的提升。在這一情況下,提出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改變以前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轉變自身的角色地位,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主體位置。這就對當前的語文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質教育本身就是一種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在教學中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教師先要轉變教學觀念,進行教學改革,不斷學習和實踐,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只有教師的素質提高了,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提高,進而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
二、語文教師要明確和把握教學目標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學目標的完成,它決定著教育的方向,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對語文課堂教學起著決定性的指導作用。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習和探究完成學習目標,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更好地去操作,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學習,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確保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打破教材的束縛,對教材進行創新和整合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依據,但是教材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教材內容不能與時俱進、教材編排固定化、知識資源有限等,語文教師要勇于創新,勇于突破教材的束縛,創新性地去運用教材,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整合。具體來講,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決不能照本宣科,要詳細講解,尤其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知識,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講演等方法,在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探究真知。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得到提高。
四、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先要從寫話開始,由易到難,逐漸深入,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寫作的興趣。作為教師,要學會放手,給學生更多的開放空間,讓學生自主去寫作,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善于觀察,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另外,如果只在作文課上寫作業,講作文,學生的寫作能力將很難提高。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把寫作貫穿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之中,延伸到閱讀課上,以多種形式的寫作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激發學生不斷習作的動力。此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豐富學生的生活,拓寬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有新的發現,養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指導學生有了自己的思路后再去寫作,重視對學生的作品的講評,通過具體的講評增強學生的信心,使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斷得到提升。
五、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課堂教學是教育的基本組織形式,而課外活動是教育教學的有益補充,因為課外活動同樣能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價值。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革課堂結構,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去,指導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參與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對書本上的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比如,勞動實踐、課外調查、課外輔導、參觀訪問、專題講座、觀看影視等多種形式,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靈活選用,設計豐富的課外活動,“催化”學生間接知識向直接能力的形成和量變到質變的轉化。
六、重視反饋和反思,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反饋,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反饋可以使學生正確的認知得到不斷強化,不正確的結論得到及時改正,所以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態,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這樣可以使教師更好地設計課下作業,避免機械重復,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比如,教師上完每一節課后都要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際教學是否相符,學生學習的狀態如何,教師在課堂上的調控能力狀況等方面進行總結和反思,在反思中成長,在總結中積累經驗。這一教學反思是發自內心的,是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而進行的一種過程,也是教師對自己和別人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審視的過程。經常反思,可以使教師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長處和不足,進而調整教學結構,轉變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同時,不斷反思對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對教學研究有著很大的價值。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反思,不能搞形式主義,同時還要做到深刻反思,和教學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養成經常反思的習慣,做到時時反思、事事反思,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和發展,小學語文教育有了明顯的成效,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研討。因此,廣大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創新、轉變觀念、積極交流,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順利進行,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姚建英.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1(36).
[2]吳忠豪,丁煒,杜弘,張益.新世紀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熱點概述:上篇[J].課程·教材·教法,2011(9).
[3]葛敏蕓.再探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J].基礎教育,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