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
藍天白云,青松翠柏。習近平總書記于2015年6月16日到貴州遵義考察,一下飛機就直奔紅軍山烈士陵園,向紅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紀念碑四周的浮雕展現了當年紅軍浴血奮戰的場景。在“突破烏江天險”浮雕前,總書記駐足感嘆:“當時要是過不去就危險了……”碑上“紅軍烈士永垂不朽”8個字是鄧小平同志題寫的,他佇立凝望,聽取介紹。這是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來黔考察。
隨后的行程中,習近平還考察了遵義縣華茂村。在路旁田邊,連片的向日葵花開得正艷,習近平忍不住下車駐足欣賞。當地干部告訴總書記,伴隨著美麗鄉村的建設,山花繁茂的華茂村還成了婚紗拍照地,不少附近的市民結婚都到這兒來。沿著土墻和木欄相伴的村間小徑,習近平邊走邊詢問當地脫貧致富情況??吹锦r花盛開,道路兩旁的房子干凈整潔,習近平頗有感慨地說:“怪不得大家都來,在這里找到鄉愁了?!?/p>
這已經不是習近平第一次提及“鄉愁”這個字眼。此前很多次,總書記都在公開場合表達了自己對“鄉愁”的無限留戀。
房子雕梁畫棟,院落干凈整潔,植物生機勃勃,這是位于洱海邊的灣橋鎮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這一天,國家主席習近平走入了這位尋常百姓家。村民們隨著習近平涌入李德昌家,他們圍著習近平,或站或坐,與他熱情交流。習近平親切地與村民談起城鄉一體化建設、談起農村的生活發展變化,最后說:“要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鄉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離開了這個地方會想念這個地方。”
這是2015年1月20日《新聞聯播》上的一個片段。
因為臨近春節,“鄉愁”這樣的字眼勾起了人們的頗多懷想。這段一分多鐘的視頻被剪切下來傳播到網絡上,冠以“鄉愁就是你離開了這個地方會想念這個地方”“要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等各種標題,并迅速走紅。
習近平與鄉愁的各種關聯在那樣一個特殊的時刻進入了民眾的觀照視野。
人民網《黨報盤點習近平講話 “記得住鄉愁、端自己的飯碗”》一文也談到2013年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習近平曾說過: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一條河、一棵樹、哪怕是村口的一座橋,都可能是我們的“鄉愁”所在。而如今,很多人會因此遐想,習近平記憶中的那條河、那棵樹、那座橋又在哪里?
讓我們隨著時間往前追溯,在習遠平《父親往事——憶我的父親習仲勛》一文中,他提到了1975年秋,在梁家河大隊插隊的習近平,跟那里的鄉親們一樣,近百斤重的麥子上了肩膀,10里山路一氣兒走下來,一扛就是一天,直到天黑,衣服被汗濕得能擰出水來。晚上,習近平特意把窯洞里他的鋪讓給弟弟,因為他的炕席下面撒了六六粉。第二天,遠平還是被咬了一身水泡,癢得沒處抓撓,習近平卻笑笑說:“我的皮肉已經被咬結實了,現在,任什么東西再咬,也咬不動啦!”
同年秋天,習近平被推薦讀清華。臨別那一刻,七年的酸甜苦辣,最后形成了梁家河群眾對他的依依惜別。離開的早晨,習近平睡遲了,外面站滿了人。老鄉怕吵醒他,安靜地等著。習近平哭了——那是他七年來第一次當眾哭。
2004年,時任浙江省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接受延安電視臺采訪時表示,在他人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延安人民向他伸出了無私的援助之手。他的很多基本觀點也在此形成。在《我是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習近平提道:上山下鄉的經歷對我們影響是相當深的,形成了一種情結叫“黃土情結”。
“1993年,我再回到梁家河時,有的鄉親提到,當年我在村里創建鐵業社,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帶領大家開挖出陜西第一口沼氣池,讓村民用沼氣照明、做飯??墒牵宜浀玫?,是他們曾經無私地幫助過我,保護過我,特別是以他們敦厚淳樸的品質影響著我,熏陶著我的心靈?!彼凇段沂屈S土地的兒子》一文中深情寫道。
自1985年任廈門市副市長,從廈門到寧德再到福州,習近平在福建待了17年半。公開資料顯示,1986年彭麗媛飛到廈門和習近平領了結婚證,1992年他們的女兒習明澤出生。如今網絡上流傳著一張習近平騎著自行車載著女兒的溫馨舊照,那時他還在福州任職。
“福建是我的第二故鄉,我對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感情;只要一想起福建,八閩大地歷歷在目,就像一幅生動的畫?!?/p>
習近平在2004年10月9日的“之江新語”專欄里這樣寫道:生態資源、風景名勝、文物古跡都是不可再生的資源,生態資源遭到破壞,人類生存環境就會惡化;風景名勝受到破壞,觀賞價值就會大打折扣;文物古跡遇到破壞,人文價值就會蕩然無存。
10年之后的2014年,已是國家主席的習近平視察福建時,對平潭如數家珍,不停地問:“平潭風還大么?防護林體系建設得如何了?” “生態保護得怎么樣?”“龍王頭、仙人井這些景區我原來都去看過,都是很獨特的景觀,一定要保護好?!?/p>
最單純的鄉愁還源自對家鄉菜的懷念。
武輝是習近平插隊梁家河時的農村朋友,他2000年去福建,被習近平請到家里吃飯,彭麗媛親自下廚,“她也很愛農村人,盡量考慮我們陜北這邊的口味”。
不知道當天的菜肴中有沒有酸菜,但習近平說過,直到今日,我對陜北鄉村的飯菜還很有感情,就拿酸菜來說,多時不吃還真想它。
習近平懷念的家鄉菜也許不止酸菜。2014年的習連會上,他為他的老鄉,時任國民黨榮譽主席的連戰準備了陜西泡饃、肉夾饃以及“biangbiang面”,由于“biang”字難寫,習近平還特別用小紙條寫下來給連戰。兩人用陜西話愉快地交談著。習近平的講話“誠意拳拳”“溫情脈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