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外投資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其憑借帶動一國經濟增長、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等優勢,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經過多年來的飛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都繼續提高,中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對發展海外投資的需求日益增長。本文就對中國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效率的影響因素進行探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提高投資效率的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投資效率;對外直接投資
一、引言
中國自1978年開始實施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引進來”和“走出去”一直是兩項重要的制度內容。到目前,我國在引進外國先進的資金、技術和吸收外國投資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但相比之下,“走出去”戰略的發展還較為落后,對外直接投資還處初級發展階段,其規模和質量都難以與一個經濟大國的地位相匹配。
二、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
1.中國境外企業資產增幅較大
“十二五”以來,中央企業境外資產總額從2.7萬億元增加到4.9萬億元,年均增長16.4%;營業收入從2.9萬億元增加到4.6萬億元,年均增長12.2%。中央企業境外投資額約占我國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的70%,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約占我國對外承包工程營業總額的60%。
2.總體贏利水平提高
2014年前11月,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43萬億元,同比增長3.9%;國有企業利潤總額2.2萬億元,同比增長4.5%。中央企業境外經營單位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和利潤占比分別達到12.5%、18.7%和10.6%。
三、中國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1.政府管理和投資促進政策對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效率的影響
政出多門和多重審批造成對外投資效率的損失。在實際操作中,例如國有企業在申請對外投資核準時,涉及的各個職能部門都根據自己的利益設計不同的要求,從而導致企業要向中央、地方等各層級部門上報各種各樣的資料,這些資料或許重復,且數量相當繁多。在此基礎上,如果各部門缺乏分工協作和良好的溝通,就會造成審批內容的重復交叉,最終效率低下、浪費資金。
2.法律制度因素對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效率的影響
(1)國際性法律制度影響因素。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會得到本國政府的一些稅收優惠或財政補貼,這也是世界各國通用的做法。但就是因為這些已經獲得的優惠補貼,導致國有企業在對外投資時遭受不公正待遇。除此之外,一些發達國家甚至以國企帶有政府性目的為由,限制他國企業在本國的投資。
(2)東道國法律制度影響因素。現在,很多國家越來越重視海外投資對本國經濟造成的損害,其中壟斷成為最主要的負面效應。他們認為外國資本進入本國會阻礙本國經濟的發展,破壞國內穩定的市場秩序。出于以上考慮,在吸收他國投資時,東道國都會想方設法通過實施特許審核方面的法律來保護本土產業,有時候這些特許審核中還包含政治因素的考量。
3.機構和人才缺失對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效率的影響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起步較晚,大規模的對外直接投資到本世紀初才產生,即使發展到現在,專業的投資促進和咨詢機構也比較少,官方的機構只有國家的商務部投資促進局。此外,在資金投向國創辦企業需要需要大量專業人才,他們既要熟悉國際經營環境,又要了解東道國的財務、法律和科技等基本情況。事實是這種高素質人才相當缺乏,我國在跨國經營領域的人才儲備很有限,即使是外派的一些管理人員,也缺乏國際投資知識和經驗。
4.文化制度因素對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效率的影響
首先,中國與目標國政治、經濟交流的頻度和密度,兩國貿易、投資及政治交流史、進出口額比重及差額等都會影響海外投資的效率。其次,東道國的經濟外向化程度、對外依存度、跨國交往的人員數量、中國人占東道國人口比重、國民綜合教育素質等也有重大影響。最后,也要重視東道國企業跨國經營狀況、中國企業在該國經營數量、企業內不同國籍人員所占平均比例、企業主要技術,以及市場分布狀況等。
四、提高中國國有企業海外投資效率的對策建議
1.加快建立對外直接投資的機構組織體系
一方面,各政府部門之間要協調統一、分工合作。在制定調節機制時,要詳細規定各部門的職責,避免責任重復。對此,韓國和印度的做法是成立專門的境外投資委員會,在國家層面統一調度,這也可以是我們以后前進的方向。另一方面,要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例如大量的商業協會。通過制定政策,鼓勵和促進專業商會注重各產業的信息和資源,發掘優勢企業開展對外投資。
2.完善有關海外投資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不完善一直是我國存在的問題,十八大四中全會上,我國已經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運用到國企海外投資方面,要想最大程度的發展我國的“走出去”戰略,提高我國的海外投資水平和效率,可以考慮將這一戰略提升到法律層次,使所有的政策都有法可依。其次,我國要盡快完善各類經濟型法律法規;在彌補自身的同時,我們也要向發達國家借鑒,通過研究他國的和全球的法律,吸收國外企業的先進經驗。
3.提高跨國經營專業服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要想盡快解決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就要將培養既懂外語又有豐富業務經驗人員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借鑒國外經驗,可以與國際知名投行、資信評估機構和事務所等開展合資業務,同時抓住時機投資海外實力型中介組織,在獲得專業服務的同時,一方面可以吸收國際先進人才,另一方面可以給國內人才創造學習和進步的環境,以提高其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天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及動機[J].中國經貿導刊,2012(9).
[2]藍慶新.近年來我國資源類企業海外并購問題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1(8).
[3]李政家.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法律問題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6).
[4]孫晶.跨國投資法律規制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6).
[5]李桂芳.中央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報告[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劉一(1992- ),女,山東泰安人,山西財經大學財政金融學院2013級財政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政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