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些年來,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也同時產生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本文首先對互聯網金融的定義及特點進行研究,對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進行總結,并提出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
一、引言
隨著我國金融的改革和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興起,使得互聯網技術與金融產品結合在一起而形成互聯網金融,然而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由于制度、業務以及技術方面的問題而導致互聯網金融存在一定的風險,必須要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工作。本文對有關互聯網金融風險與其防范進行研究和探討,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二、互聯網金融概述
1.互聯網金融的定義。現階段,對于互聯網金融尚未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一般認為互聯網金融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金融活動,帶有“互聯網+金融”的雙重特性,和傳統金融相比較而言,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其不足,并且在傳統金融的前提下進行創新,對于我國金融行業可以迅速發展而言是有所幫助的。互聯網金融注重開放、平等、普惠、協助以及分享的特點,使得互聯網金融產品具有較為廣泛的參與度,操作較為便利,交易成本更低,產生更大的規模效果。現階段,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類型包括支付類、融資類、虛擬貨幣類等。
2.互聯網金融的特點
(1)成本低。互聯網金融模式中資金交易雙方利用互聯網平臺了解信息,按照需求對交易定價、交易內容進行制定,從而促進雙方資金交易,通過網絡平臺金融交易節省了營業網點資金占用,減少金融交易成本。
(2)效率高。互聯網金融業務是基于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實現高效辦理金融產品、金融業務,使得金融交易更加便捷。
(3)覆蓋范圍廣。現階段網絡技術覆蓋范圍比較廣泛,互聯網金融可以讓用戶不再受到時間、地域的束縛,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查詢、購買、交易等。
(4)互聯網金融風險大。互聯網金融風險大是由于現階段我國信用體系有待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也有待健全,因此網絡詐騙、金融違約等情況比比皆是,以及我國互聯網安全水平也有待提升,使得互聯網金融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較大風險。
三、互聯網金融風險類型
1.技術風險。由于互聯網金融是基于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金融產品,在開展業務過程中必須要確保各項技術能夠有序、合理以及快速執行,但是實際情況卻是不可避免產生各種各樣技術問題,導致互聯網金融正常運作產生一定影響。一般而言,我國互聯網金融技術風險包括三種類型:
(1)系統安全風險,主要是因為加密技術有待完善、TCP/IP協議的安全性能比較差等原因。
(2)技術選擇風險,主要是因為互聯網金融技術設計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或者是操作失誤。
(3)技術支持風險,因為互聯網技術的專業性非常強,互聯網金融業務機構在技術更新換代方面存在嚴重不足,互聯網技術支持不到位。
2.業務風險。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風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操作風險。從安全系統角度分析,互聯網賬戶授權使用、風險管理系統、業務機構和信息交流等都和互聯網安全操作有直接關系,如果互聯網操作時交易主體出現操作失誤的情況則會產生操作風險。
(2)市場選擇風險。互聯網金融的市場選擇風險主要來自業務信息不對稱而導致“檸檬市場”,業務主體存在一定市場選擇欺騙性,為主體用戶提供的是不準確或者不恰當的信息。
(3)法律風險。互聯網金融的法律風險是指相關法律法規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相對模糊、監管空白等問題。
四、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對策
1.建立和完善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構建一個完善的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能夠大幅度提升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安全性,從而減少互聯網金融風險,具體可以采取以下兩個對策:一方面,要改善運行環境,加強對計算機系統防火墻、密銀等安全保護功能,不斷強化計算機系統安全性能,防止受到黑客、病毒等侵入,確保互聯網金融運行環境的安全;另一方面,加強對數據信息的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統一有效的標準和規范,根據規范對互聯網金融技術進行選擇,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應用方案,減少互聯網金融技術風險。
2.完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對策制定和實施,對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科學合理的監督和管控,從而提升互聯網金融業務實施安全性,同時要建立和完善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險管理體系。具體而言,包括對風險管理制度、風險約束制度、風險優化等進行調整,配套監督風險機制。除此之外,需要注意強化金融機構對業務的控制,以及從政策方面加快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包括企業信用評估和個人信用評估兩個方面。
五、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金融尚處于初步階段,其發展過程中必須要針對互聯網金融技術風險、業務風險、法律風險等進行監督和管控,利用建立完善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和業務風險管理體系,提高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范能力。
參考文獻:
[1]趙紫劍.化解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有效方式[J].經濟經緯,2011(04).
[2]郭林田,楊芙蓉,張書良.強化金融監管、防范金融風險[J].經濟師,2012(08).
[3]李定,郭建強.我國銀行金融風險的定位與制度性成因[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13(05).
[4]石士鈞.發展中經濟與金融風險——論我國防治金融風險的分析思路[J].杭州金融研修學院學報,2012(04).
[5]何焱.論我國存在的金融風險及其防范[J].天津工業大學學報,2014(02).
作者簡介:徐印邦(1995.2- ),男,河北省故城縣,2013級南華大學經濟學專業金融方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