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
【摘 要】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合理地應用情感教育方法對大學生進行教育,能有效地優化學生思想,促進學生精神力量的提高。文章從情感教育對大學生行為管理的重要性出發,分析了大學生行為管理中情感教育方法的具體應用,從而為大學生人才培養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關鍵詞】大學生 ? ?行為管理 ? ? 情感教育
一、前言
大學生行為管理是高等教育學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其管理質量對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由于大學生的成長環境開放,并且在多元化價值觀念的影響下,大學生行為呈現多樣化的特點,這就極大地增加了大學生行為管理難度。情感教育方法是一種精神教育方法,將情感教育方法應用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能有效地提高大學生行為管理質量。下面就大學生行為管理中情感教育方法的應用進行分析。
二、情感教育對大學生行為管理的重要性
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情感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增強學生的精神力量,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大學生不僅對知識、發展有很大的需求,對情感也有很深的需求。當今社會,大學生面臨著社會誘惑,同時大學生的生活壓力比以往更大,這就導致大學生的情感狀態很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外部情感引導能幫助大學生克服不良情緒,有利于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大學生正處于情感發展的弱化時期,在這個階段,大學生的情感十分脆弱,面對社會上的功利泛濫、價值泛濫的現象,大學生在社會交往中的情感越來越疏遠。在學校,大學生接受的更多是知識教育,接受的情感教育很少,導致大學生存在情感缺失的現象。同時,高等教育學校在大學生行為管理方面,更傾向于制度化管理,這是一種剛性管理手段,缺少情感教育,就會造成大學生行為偏離軌道,出現逃課作弊、違反制度等現象,不利于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將情感教育應用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能有效地凈化大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為大學生的行為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情感教育對大學生行為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三、大學生行為管理中情感教育方法的具體應用
1. 從大學生的行為發展實際情況出發
情感變化對大學生的行為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應用情感教育方法時,要從大學生的行為發展實際出發。首先要充分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利用情感滲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要真心真意地幫助學生、愛護學生,獲得大學生的認同和信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并及時發現大學生的情感問題,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制度管理是一種剛性管理,情感教育是感性管理,在對大學生進行行為管理時,要在堅持制度原則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情感元素,引導學生、感化學生,讓學生自覺地發現自身的不足,并積極主動地糾正,從而有效地提高大學生行為管理效率。
2. 細微地關愛學生
教師在對大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要根據實際情況,選用恰當的教育方式,加強細節管理,確保情感教育方式的順利實施。對于不同個性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情感教育方法,如在對自尊心比較強的學生進行教育時,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采用委婉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對于自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要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在對大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還要注重賞罰分明,做到以理服人。
3.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因素是影響大學生情感變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進行大學生行為管理情感教育時,要特別注意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學校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程度,確保每一個大學生都能掌握自我調節情感的技巧。高等教育學校可以定期開展心理講座活動,提高大學生對情感問題的認識及解決能力,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4. 通過實踐活動實現情感教育
情感體驗是情感教育的重要環節,而情感體驗大多來源于社會實踐,因此,要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活動來實現情感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分為校內活動和校外活動兩種情況,其中校內活動和大學生的生活有直接的聯系,對大學生的情感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對大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要特別注重大學生的實踐活動,積極組織大學生參加各種校內活動,如體壇競賽、創新活動等,使得大學生對情感有更深層次的認識,從而促進大學生思想行為的轉化。
四、總結
將情感教育方法應用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能為大學生的情感健康提供保障。因此,要從大學生的行為發展實際情況出發,細微地關愛學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實踐活動實現情感教育,從而有效地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辛紹權,喬熙.淺議情感教育方法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的應用[J].華章,2012(34):144-145.
[2]白美麗,回婭冬,賈賀男.情感教育在大學生行為管理中的實踐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4(03):56-57.
[3]陳朝魁.情感教育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