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計開
【摘 要】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也一直朝著高效的方向努力。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顯得至關重要,那么,本文就針對構建高效課堂的意義和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展開思考。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高效課堂
對于高中課程教學來說,地理是一門社科類的科目,屬于一門基礎課程,涉及到人文、社會和科學等多個領域。要在課堂僅有的四五十分鐘內很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是一件很艱巨的任務,所以,探索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上要本著以學生為主的原則,高效地組織教學活動。對于地理課的學習,教師要一改往日的機械性地死記硬背,倡導學生參與教學、勤于思考、樂于探究的教學作風。作為一名高中地理教師,總結最近這些年的教學經歷,對于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我有如下幾點看法和思考。
一、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師要更新教學理念,彰顯新課程的特點
新課程改革中,對于高中地理的要求并不是在于教材內容的改革,而是注重改革學科教學理念。在原有的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要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在教學過程當中時刻彰顯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根據新的教學理念指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活動。在實施過程當中,用新的教學理念來指導教學活動,不斷總結教學經歷。在新課程的要求中,教學目標對知識、能力、價值觀、情感態度、學習的過程與方法等提出了要求,這些方面要相互滲透,綜合掌握。高效課堂不僅僅是學生高效掌握知識的過程,還要求師生之間進行情感的表達、信息的共享,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完整的生活過程。這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學習“工業區位條件”的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當地的工業區進行實地調查,在現場我會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些疑問,讓學生自己去根據調查進行思考,去體會研究工業區位條件的必要性,以及對工業區進行有效布局的重要性。學生會感受到學習地理知識對于實際生活的重要性,就會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課堂內容的學習與展開。
二、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師要營造教學情境,拓寬學生的思維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相契合的教學情境對于構建高效課堂至關重要。很多學生會認為高中地理的學習是很枯燥的過程,并不會像數學那樣充滿探索性。這主要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營造恰當的教學情境,學生缺乏真正的學習興趣。營造教學情境就是為了創造一種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這樣的情境中,有一種身臨其境,感情得到升華,產生一種渴望探索和探求的欲望。另一方面,教師在根據學生的生活的實際狀況來營造課堂教學情境,并且要盡可能多地和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下,學生的思維就會變得發散,思路更加開闊,想法也就增多,逐漸對學習充滿興趣。
另外,教師不能僅僅追求教學情境的創設,只考慮學生的興致的高低,還要考慮到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在問題的創設方面,要注重難度要有一個合適的梯度。具有梯度的問題能夠很好地鍛煉和深化學生的思維和認知,長期下來,學生的思維深度就會有很大的提高。例如,在學習“洋流”的相關知識的時候,能夠把學生感興趣的航海知識和洋流聯系起來,以此來啟發學生,就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哥倫布橫跨大西洋與鄭海下西洋的歷史故事來啟迪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人都是冬季的時候出發,夏天的時候返回。讓學生分析他們航海的路線,以及經過的各個洋流是什么。這些案例的導入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就會考慮問題的實際性,最后得出結論,從而達成教學目標。這樣創設情境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也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師要積極組織探究式的教學活動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地理教學大都是從基本的概念出發,主要是要求學生牢記一些地理的結論性的知識,根本不會考慮這些知識產生的過程,更談不上方法上的探究。在傳統的課堂上,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在下面只是標記教師強調的重點難點。這樣的課堂教學是枯燥乏味的,學生沒有自己的思考,覺得課堂應該是教師的,和自己的關系不大,所以課堂的參與積極性更無從談起,這樣的教學很大程度上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我在教學過程中,就把課堂真正地還給了學生,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有時,我會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課堂所學內容,提出探究性的話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并針對我提出的問題給出自己的答案。最終把學生的答案整理起來,歸納出最合適的答案。經過這樣的過程,學生的探究意識就會得到提高,對于高效課堂的構建極為重要。
四、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教師要學會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把課堂教學形象化
當今的時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教師可以考慮讓信息技術來服務教學。教師利用網絡資源搜集一些與地理信息相關的視頻、圖片或一些動畫來幫助學生理解一些地理現象。針對那些比較抽象的自然地理部分,借助動畫或者視頻能夠把一些地理發生的過程很好地模擬出來,學生的思維空間就會得到擴展。多媒體設備剛好起到了這樣的作用,例如可以借助多媒體模擬宇宙中星球的轉動,大氣層的變化,海洋陸地的時代變遷,火山的形成與噴發等,多媒體設備能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種地理空間上的立體感,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并理解那些抽象的知識點和原理。采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會覺得課堂充滿新鮮感,變得有趣,利于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從多個感官刺激學生的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構建高效課堂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對于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高效課堂是現代教學的一種教育追求,要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導,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以上只是我自己對于教學的總結,希望對于高中地理的教學能有一定的幫助。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是我們廣大地理教師追求的一個長遠的目標,還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龔念.構建高中地理教學高效課堂——以《自然界的水循環》設計為例[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92—193
[2]陳澄.新編地理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姜楠.如何構建高中地理高效課堂[J].都市家教,2013(9)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岔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