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證券市場自上世紀90年代來發展迅速、穩定。但是,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案件屢見不鮮,給審計職業發展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不僅誤導財務報告使用者做出錯誤的決策,而且導致整個社會的會計信息失真,擾亂了資本市場的秩序。筆者簡單介紹財務報告舞弊的概念及基本特征,深入分析了其各種影響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治理對策。
關鍵詞:審計;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
一、財務報告舞弊的概念及特征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是指上市公司為獲取不正當利益,故意漏報、謹報、瞞報重要性和實質性財務事實的主觀欺詐性違紀違法行為。其具備以下特征:
1.舞弊主體。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是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主體,舞弊通常在主觀上是有意的。
2.舞弊客體。會計資料是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客體,公司經常利用會計政策的漏洞,運用不合理的會計方法,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或虛構業務等舞弊方式。
3.舞弊形成的性質。財務報告舞弊與無意的虛假陳述不同,它是通過虛構或者篡改真實財務數據以達到一定目的的故意行為。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影響因素
1.信息不對稱。會計信息是上市公司的經營者向股東傳遞公司運轉、盈利情況的主要載體。上市公司的經營者和股東之間在會計信息的質量上擁有著高度不對稱的信息,為個人或集團對財務報告進行舞弊提供了客觀條件。
2.上市公司治理結構不合理
(1)股權結構不合理。我國目前證券市場上國有股和法人股在上市公司中占較大的比重,形成“一股獨大”的情況。
(2)獨立董事不獨立。獨立董事是指在經濟利益和人事關系上獨立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管理層、上市公司股東之外的外部董事。上市公司對獨立董事的激勵作用主要體現在薪酬支付,但由于其數量有限,因而激勵效果難以發揮。
(3)監事會監控不力。一方面,監事會不經常參與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更無從進行監督。另一方面,董事會成員的薪酬、待遇等都基本掌握在經營者手中,監督過程不能保持獨立。
3.注冊會計師獨立性不強。注冊會計師不僅要對公司的相關投資者負責,而且對整個社會負有一定的責任。在我國,通常委托人與被審計人為同一主體,作為經濟人的注冊會計師很難保持應有的獨立性,從而無法保證審計質量。
4.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漏洞與執行的伸縮性。會計準則通常都是原則性的規定,其解釋靈活性頗高。在實例應用中,不同專業素質和工作經驗的會計人員會采取不同的會計準則。另外,會計準則的修訂具有相對滯后性,新的會計準則從頒布到具體應用需要一個過程,在這期間許多上市公司都會鉆空子,達到攫取經濟或政治利益的目標。
5.政府過度干預。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尚且不成熟,政企在一定意義上并沒有完全脫鉤,使得政府習慣于直接對所在地區上市公司進行干預。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政績等因素的考慮,常與上市公司相互勾結牟取利益。
6.道德誠信素養的缺失。一些會計人員道德誠信缺失,在利益的誘惑下不能保持會計從業人員的基本道德及行業素養,很難客觀公正地完成會計、審計工作,甚至協助上市公司弄虛作假。
三、防范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治理對策
1.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優化公司的股權結構、董事會的結構、防止出現“一股獨大”的現象,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大股東權力的行使,避免出現通過財務報告舞弊而謀取利潤的現象發生,并從以下方面考慮:首先,要改變我國上市公司人員重迭的情況,應盡量避免董事會成員和管理層人員的交叉迭置。其次,應該強化監事會的監督職能,并建立有效的獨立董事制度。
2.強化審計的獨立性。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賴以生存的根本,是能否有效進行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審計的關鍵所在。因此增強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至關重要,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改變注冊會計師審計自負盈虧、經濟上依賴被審公司的情況;財政部門應明確職責,切實做好監管工作;實行注冊會計師輪換制度,以防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共謀舞弊。
3.完善會計準則。會計準則的制定是各種利益相關主體的多次博弈的結果,不僅僅是純技術性的,往往帶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因此,完善會計準則具有重要的意義,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進一步完善和優化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增加會計準則的可靠性;減少會計準則在實施過程中的阻礙。
4.加強外部監督。加強外部監督,一方面要加強政府的監督力度,增加舞弊行為的機會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強社會監督,充分發揮媒體、輿論的導向作用,使更多的公眾參與到監督中來。
5.加強誠信教育。在全社會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誠信教育,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同時要避免教條化、形式化的教育,從更多的真實案例引導上市公司在根本上消除舞弊的借口,更深刻地認識舞弊對他人及社會的危害性。德治與法制結合是減少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鹿小楠,傅浩.中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研究[J].上證研究,2003(2):38.
[2]段鳳賢,李欣桐.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問題研究[J].時代金融,2013(8).
[3]張菡.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與治理研究[J].西南財經大學,2011.
[4]殷勤凡.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的制度因素分析[J].現代財經,2003(3).
[5]陳博,劉夢棠.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途徑及對策[J].會計審計,2014(9).
[6]薛云奎,李連軍.注冊會計師職業的靈魂[J].中國注冊會計師,2002(5).
作者簡介:張玉南,女,漢族,河北宣化人,本科畢業于云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專業,目前為云南財經大學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