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江濤
在經濟全球化下,隨著貨物、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加速移動,各國經濟相互依靠、相互滲透日益加深, 國際不確定等因素對我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帶來一定的波動影響。堅持立足國內需求,積極發展對內開放,充分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成為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內在要求。濱海新區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具有顯著的示范引領作用。在改革開放前沿,唯有充分發揮濱海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作用,才能加快推進天津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建立。
一、充分發揮濱海新區觀念創新的先導作用,為天津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奠定思想基礎
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推動天津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以國際競爭作為大舞臺,站在全球高度指導天津開放型經濟體系建立。其次,要積極構建適合開放型經濟體系發展的文化氛圍,繼續強化全方位開放,突出雙向開放,在向世界開放的同時,率先向國內開放,包括向民營企業、行業外企業開放,努力增強我們內部經濟實力,以迎接來自跨國集團的挑戰。再其次,要打造有利于開放型經濟體系建立的思想氛圍和社會氛圍。全社會都應當充分認識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革命性意義,確立與開放型時代相適應的觀念意識,從思想上真正重視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建立。
二、充分發揮濱海新區的港口優勢,加快天津開放型經濟體系建立的步伐
天津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的最大優勢在港口,而保稅區是我國構建自由貿易區的試驗區。因此,以天津港和保稅區一體化發展為切入點,以濱海新區帶動整個天津融入國際經濟體系,加快天津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建立。首先,濱海新區要充分發揮口岸優勢,拓展經濟腹地,通過簽署《建立內陸無水港合作意向書》,增強濱海新區同國內市場的有效銜接。國際方面,要充分發揮天津港作為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作用,起到歐洲與東北亞互相連接的紐帶作用。其次,深化口岸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海關監管模式與管理制度創新,通過推進地方電子口岸建立,加快建立監管有效、管理科學、服務優良、國際一流的口岸管理體制。再其次,加快建立東疆保稅港區,以建立自由貿易區為目標,實行高效便捷的口岸與通關管理,積極探索與周邊功能區和內陸腹地保稅倉庫聯動機制,加快天津建立開放型經濟體系的步伐。
三、充分發揮濱海新區的“走出去”優勢,推動天津廣泛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天津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建立,依賴于充分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內外聯動。第一,應以濱海新區作為走向世界的平臺,充分發揮新區與國際市場的銜接優勢,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更大范圍內進行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的跨國經營,提高天津在國際市場的綜合競爭力。第二,天津應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點,在世界分工格局中找準位置,通過制定國際化發展目標和實施體系,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與合作。第三,政府應通過舉辦各種交易會、展銷會等方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在海外開發資源、占領市場,使之與“引進來”相結合,實現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跨越。第四,應積極開展境外合作項目,參與境外工程承包,鼓勵以企業聯合體形式承攬國際工程,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第五,應實施貿易多元化戰略,在與東北亞地區緊密合作的同時,要下大力氣開拓發達國家以及歐洲、中東、非洲、南美和東歐等市場,保障天津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安全。
四、充分利用濱海新區涉外企業的改制和轉型,推動天津開放型經濟體系下微觀主體的轉變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綜合配套改革,必須讓企業成為市場機制運作中的微觀主體,充分發揮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天津應充分發揮濱海新區經濟體制改革的先行優勢,抓住濱海新區涉外企業改制和轉型的機遇,推動天津企業積極“走出去”,形成內外資互動、國內外企業并進的良好發展局面,推動天津開放型經濟體系的建立步伐。首先,應深化國有外經貿企業改革,加快產權制度改革,切實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實施外經貿企業國有資產向優勢企業和優勢企業家集中, 組建若干較大規模的跨國企業集團。其次,要充分發揮企業在開放型經濟(下轉第33頁)(上接第15頁)發展中的主體作用,把開放型經濟主體擴大到所有的國有、集體、民營、三資和股份制企業,形成多種所有制并存、共同發展的開放型經濟經營主體格局。第三,政府應更多地通過市場機制和間接引導鼓勵企業直接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經營。對于龍頭企業,要制定政策重點扶持。第四,要按照國際慣例,建立健全符合天津實際并與WTO規則相銜接的經濟法律制度,充分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保護本市企業的正當權益。
五、充分發揮濱海新區涉外金融體制創新,加快推動天津金融體制改革與創新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和完善金融體系的監管是發展開放型經濟的緊迫任務。天津應借助濱海新區加快金融體制創新的機遇,充分發揮濱海新區金融創新的聚散和幅射作用,加快建立現代金融服務體系。首先,要創新發展模式,積極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由多種所有制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種金融服務構成的金融服務體系。其次,政府要創造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建立健全金融政策法規,加大誠信建立力度,鼓勵國內外金融機構落戶天津。再其次,要加快金融基礎設施建立,盡快建立現代支付結算體系、金融信息化體系、金融服務電子化體系和金融中介服務體系,加快與國際金融市場接軌的步伐。最后,要建立國際金融風險預警機制,適當引進外資銀行、保險公司和投資基金,防止國際游資沖擊國內資本市場,積極穩妥地推進金融服務的自由化。
六、充分發揮濱海新區產業引領作用,推動天津開放型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與升級
濱海新區以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港口物流業和服務貿易業,以建立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制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為目標。天津應抓住濱海新區產業調整機遇,以大規模的進出口貿易和優質的現代服務業為紐帶,逐步形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開放型產業。首先,應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通過建立服務貿易促進體系和監管體制,開放服務領域,鼓勵外資參與軟件開發、跨境外包、物流服務等行業。其次,應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一方面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另一方面要以信息化促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優化升級,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與水平。再其次,要按照開放型經濟模式發展的需要,引導產業調整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充分利用兩種資源,成為國際產業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作者單位:中共天津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