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要]隨著計算機數據存儲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圖書館開始擺脫傳統的運行管理方式,向著數字化圖書館方向發展。本文對數字圖書館進行了SWOT分析,得出西部欠發達地區高校數字圖書館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館藏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5-3115(2015)10-0046-02
一、數字圖書館的含義及特征
與傳統圖書館不同,數字圖書館更加虛擬化、網絡化和數字化。數字圖書館是建立在網絡技術基礎之上的大型分布式數據庫信息系統。它通過利用現代計算機數字技術儲存、查詢和發布,以二進制形式組成信息資源的基礎,對各類信息資源進行壓縮處理后加以儲存。再將它轉化為數字信息資源提供給用戶。數字圖書館最本質的特征是:第一,信息資源數字化。第二,信息傳遞網絡化。隨著電子圖書等諸多電子產品的問世,電子資源傳播更加趨于網絡化。讀者可以在任何客戶端獲取所需要的電子資源。開放的閱讀環境使網絡信息資源傳播更加廣泛。第三,信息資源共享化。各地用戶可以同時通過不同客戶端、網站、手機等媒介獲取到相同的資源,并且完全不受時間、館藏數量、職業等因素的約束和限制。
二、數字圖書館的發展狀況
“數字圖書館”的概念一經提出,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美國國會圖書館是美國最早進行數字圖書館嘗試的圖書館之一。我國對數字圖書館探索始見于1994年,真正大規模進行數字圖書館的研究與建設則是在1996年8月北京召開了國際圖聯大會之后。此次會議中,“數字圖書館”作為一個會議專題被眾多學者列為重點研究對象。1997年,國家計委批準建立了一個由七家單位共同承擔實施開展的專題科研項目——“中國試驗型數字圖書館”,這一舉動標志著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開始。
2000年前后,教育部、中科院等都開始規劃數字圖書館項目,紛紛把建設數字圖書館列為重點項目。超星數字圖書館、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等一大批數字圖書館項目的開發,證明了我國在數字圖書館建設方面了取得了卓越成就。
三、數字圖書館發展的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S)
數字圖書館的電子文獻具有體積小、信息容量大的特點,因此數字圖書館大大拓展了傳統圖書館的服務空間,它將無窮的電子資源擴散到各個空間,使資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在傳統圖書館內查找圖書,讀者首先要有所需書目的名稱、分類號、索引號等一系列相關信息,再去尋找它的位置。部分珍藏版的資源由于被磨損后無法修復而不提供外借服務。數字化圖書館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難題。讀者只要知道作者名、題目、主題、關鍵詞等任何一個信息,足不出戶就可以在短時間內找到所需要的資源并獲取相關信息。更為便捷的是,讀者可以通過模糊或精確搜索將同一大類的資源收集到一起,查閱的便捷性不言而喻。另外,電子資源可以無限次地被瀏覽和保存,而且不受傳統圖書館的開閉館時間段的限制。數字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24小時開放式智能化服務。
(二)劣勢分析(W)
數字圖書館出現后,發展速度迅猛,各高校紛紛開始建設各自的數字圖書館。但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作為建設指導,許多高校僅僅是追求數字化資源“量”的擴展,一味地花費大量資金在購買數據庫上而忽略了高校間的合作。因此就出現了檢索語言和管理系統的不兼容。數字圖書館的另一個劣勢便是它的信息版權問題。由于電子信息的開放性,讀者可以隨意進行引用、統計、批注、分析等操作,還可以通過各種軟件來轉換資源的格式和形式。也就是說,每一個資源可以衍生出十幾種新的形式,而這些新形式的資源又會被再次編輯和擴散。傳統的版權規定每一個使用者都要和每一個權利人洽談,約定好作品的使用權限和方式。而在數字資源爆炸性增長的情況下,這一版權使用規定便很難再達成。
(三)機會分析(O)
網絡環境的變化,給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帶來了新的機遇。當前許多條件都給數字圖書館提供了改變其固有封閉狀態的機會。例如電子資源版權問題。由于無法取得每一位作品權利人的授權,就需要開發出新的系統來解決這樣的難題。而這樣的系統,必將會用在數字圖書館中。傳統單向集中的信息交流模式在網絡環境下已不復存在。數字圖書館構建了一個動態自由的學術環境。它的建設模式和服務觀念也開始有所變化。隨著發達國家數字圖書館建設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國在建設數字圖書館工程的過程中,便有了更多可以吸取和參考的經驗。
(四)威脅分析(T)
數字圖書館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它的開放性。正是因為資源的開放性,網絡搜索引擎商就成為了數字圖書館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在這樣一個信息以平方模式擴展的環境下,網絡搜索引擎加大了對深層次信息資源的獲取和提供。它所提供的檢索系統讓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了解世界。電子數據庫在這方面就略顯遜色。拿國內某一知名數據庫來說,它的用戶必須通過注冊才能夠得到進入權限,而注冊又受到國家區域的限制。使得國外用戶無法完成注冊。這部分用戶只能選擇在網絡搜索引擎里尋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源。這樣一來,原本無法獲得的文獻資源便可以通過強大的搜索引擎獲得,甚至不必注冊。因此不少人便轉而選擇了后者。長此以往,當這些網絡搜索引擎商戶將數字圖書館內的資源都囊入自家,那么很可能會取代數字圖書館成為很多人獲取文獻資源的選擇。
三、西部欠發達地區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館藏資源不足
許多西部欠發達地區高校數字圖書館的建設才剛剛起步,由于經濟基礎薄弱,數字圖書館建設與內地發達地區相比明顯落后。資金的匱乏導致藏書量不夠大、沒有足夠的財力購買新書、不能購買充足的副本,這都限制了圖書館的發展,削弱了圖書館的作用。這樣一來就沒有辦法保證電子資源的數量。外購數據庫更是受到資金限制,而無法擴容。
(二)人力資源不足
信息化人才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關鍵。目前,高校圖書館復合型人才缺乏,大多數人懂圖書情報專業而缺乏信息化技術知識,兩方面都懂的人可謂少之又少。數字圖書館對人才的要求是全方位、多層次、高標準的。所涉及到的相關管理人才、數字圖書館員、技術人才都十分欠缺。因此,進一步研究符合數字圖書館要求的人才培養機制迫在眉睫。同時,由于中小型圖書館的人力有限,不可能用大量的人力來對圖書進行編目和錄入,導致館藏圖書資源不太全面。
(三)硬件設施落后
數字化發展,硬件先行。要想推進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就需要強大的硬件設施作為保障。這就要求網絡、數據庫和服務器等必備的硬件設施能夠滿足構建數字圖書館發展的需求。然而根據2011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來看,西部地區網絡發展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明顯滯后。
四、西部欠發達地區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建議
(一)館藏資源建設
數據庫資源建設是數字圖書館的核心。在資金緊缺的情況下,發展數字圖書館,更需要統一部署,制定發展規劃,通過互相協調,分工協作來避免數據庫的重復建設,從而節省資金,使電子資源得到更有效的擴充。例如注重對文獻數據庫的升級維護,增加新數據庫。購買Elsevier等常用大型外文數據庫。這樣就能為各學科提供高質量的全文學術期刊保障。建設具有特色的數字圖書館藏體系。集中購買鏡像中外文電子圖書,使館藏電子圖書形成一定規模,這樣就可以很好地解決副本不足及異地共享的矛盾。
(二)人力資源建設
數字圖書館的技術含量特性及其全球化競爭特點,決定了技術核心地位。而技術戰略須以尖端技術人員為本,確保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順利進行。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對圖書館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就要采取多種途徑。第一,引進人才,調整結構。圖書館要按照合理的比例,有計劃地聘任多種學科專業人員。第二,按需培養人才。圖書館根據建設和發展的需要,采取自我學習和送出培訓的方式對各部門職工進行培訓。
(三)硬件設備建設
硬件設備與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圖書館的生存與發展。保障西部欠發達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硬件設施條件可以從建設高性能的圖書館存儲設備、加強服務系統信息導航、完善多媒體閱覽室等方面著手。
數字圖書館硬件設備建設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存儲設備。由于不同的數字圖書館產品對服務器性能要求不同,并受讀者數量、網絡情況等因素影響,所以各高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專用服務器,用來存放數字圖書館軟件系統平臺。在選擇服務器時,將數字圖書館軟件系統的各個系統分開存放于不同的服務器上。既增加了系統的安全性和易擴充性,同時也降低了成本。
在此基礎上,為了方便讀者充分利用數字化圖書館資源,電子閱覽室、多媒體教室也是數字圖書館不可或缺的部分。電子閱覽室可以為師生提供館藏信息檢索、電子文獻閱覽、網上信息查詢瀏覽及多媒體學習等服務。由于在校學生不是每個人都有電腦可隨時使用,電子閱覽室就成為學生獲取信息最重要的場所。多媒體教室可以配備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教師便可以實現網上教學。
總之,西部高校要發展數字圖書館,首先應該認清自我,通過科學規劃,統一部署,從地方性、辦學特色等因素出發,逐步推進數字圖書館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有限的資源在網絡信息建設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刁慕戈.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幾個問題[J].河北科技圖苑,2011,(7).
[2]李玉安.電子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研究與實踐述評[J].中國圖書館學報,1999,(6).
[3]奉國和.新技術思想與數字圖書館發展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