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存
關鍵詞:火針;拔罐;急性帶狀皰疹;療效觀察中圖分類號:R752.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 - 2349( 2015) 02 -0097-01帶狀皰疹是臨床上較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臨床多呈現數個簇集皰疹群,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布,常旺單側性,一般不超過體表正葉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分布,常見于胸腹、腰背及顏面部,局部皮膚有灼熱感,伴有神經痛,發病前有輕度發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前驅癥狀。相當于中醫的“纏腰火丹”、“蛇串瘡”、“火帶丹”、“蛇丹.”等,俗稱“纏腰龍” 筆者用火針加拔罐治療急性帶狀皰疹,取得一定療效,現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本組收集的70例急性帶狀皰疹患者,均來自2012年5 月一2014年5月本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年齡最大72歲,最小40歲,平均56歲;其中女40例,男30例.患者多為首次發病.就診時間為發病后1周內,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糖、感染性疾病篩查均在正常范 圍內。2治療方法選用七星針1枚、三棱針1枚、玻璃火罐4~6個、消毒紗 布若十,選穴為患處四周、耳部風溪穴(于耳輪結節前方指區 和腕區之間)和相應部位敏感點;操作:先針患處四周,后針耳 穴,患處皮膚充分暴露,安爾碘消毒后,術者左手拇食指繃緊 患處四周皮膚,若局部小水皰散在且少,可提捏局部皮膚,右 手握七星針后端,食指壓在針柄上,使用手腕之力,快速叩刺 患部四周皮膚,使皮膚隱隱出血。術后視叩刺面積大小選適 當型號玻璃火罐,用閃火法以患處為中心吸附于叩刺部位,使罐內出血數毫升至十幾毫升不等;起罐后用紗布將污血擦凈;再用按壓法找出耳部相應部位敏感點和鳳溪穴,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部穴位,右手持三棱針點刺,擠出少許血液用干棉球拭去。逐日1次,耳部弱位左右輪換。7d為1個療程。3 治療結果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臨床痊愈:皮疹結痂,疼痛消失38例;顯效:皮疹大部分結痂,疼痛明顯減輕25例;有效:皮疹部分結痂,疼痛減輕5例;無效:癥狀基本無變化2例,總有效率為97%4 討論帶狀皰疹為臨床常見、多發病,一般多在春季發病對本病的治療,現代醫學常用病毒唑、消炎止痛藥和維生索類藥 物,但療效不理想,根據祖國醫學理論,本病的病因一般認為 與風、濕、熱、邪有關,多由肝經郁火和脾經濕熱內蘊,復感火 熱時邪,濕熱蘊蒸侵淫肌膚經絡而發。本法采擴刺血拔罐加 耳穴點刺治療該病確有良效,尤其是對于初期帶狀皰疹,七星針用強刺激手法刺后,即可見出血點,再用火罐吸出針孔內瘀血,具有活血化瘀,宣瀉濕熱火毒,以達“通則不痛”之功,本法憑借火針針身粗大以及贊刺針法的多針淺刺,能夠造成皰疹皮損局部完全開放,再加上火罐強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與惡血盡數裹挾而出,受損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養從而達到止痛和愈病之功,療效明顯,且無副作用,可作為臨床常用治療方法(收稿日期:201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