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摘要: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邏輯性的特點,不少學生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如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恰當的游戲活動,既能改變單調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而快速高效地學習知識。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游戲活動來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 游戲活動 作用 長久以來,我國的教育教學采用的是“滿堂灌”“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學生逐漸習慣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他們很少能夠主動探究知識。尤其是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學起來有些吃力,課堂氣氛往往比較沉悶。針對這種狀況,教師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游戲活動,寓教學于游戲中,營造輕松、活躍、歡樂的氛圍,使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使他們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創新思維和能力也得到培養和提高。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游戲的作用,并通過科學的游戲活動來提高教學效率。 一、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 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基本上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將游戲活動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符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營造了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喚起了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游戲活動,抽象枯燥的數字、計算符號變成了形象具體、生動有趣的游戲元素,學生樂于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到游戲中,由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變成了主動的學習者、探究者,他們的主體地位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另外,有趣的數學游戲使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樂趣,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作用,他們會以更加積極的狀態投入到以后的學習中,進一步提高了學習效率。正是因為游戲的運用,師生間的互動也越來越多,“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有了明顯的改變,小學數學教學課堂在新信息的注入中、在新模式的引導下變得更加活躍和諧。 二、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 由于年齡特點的原因,小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獲取信息、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是依靠形象、具體的事物。而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空間思維能力,而這正好是小學生所欠缺的,因此,數學知識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他們需要借助具體的觀察和觸摸來對事物產生直觀的認識,進而對其有深入的理解。將游戲活動滲透到教學過程中,能給學生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的刺激,能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大大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比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特征時,僅僅依靠學生的想象力和空間思維能力來讓他們理解和記憶知識是不太可能的,教師需要借助相應的模型來引導學生總結。大部分學生僅憑課本中給出的定義難以想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具體形象,此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課本中的定義來制作大小不同的長方形、正方形,比一比哪個小組做得快、做得好。小學生的好勝心強,都希望在游戲中獲勝,因此會積極投入其中。通過這樣的游戲活動,激發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他們通過觀察、思考、動手等對新知識有了較為全面深刻的認識,培養了團隊合作意識。 三、有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入游戲環節,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能拉近數學學習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助于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畏難情緒。在游戲活動中,學生的表現非常積極,從而營造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課堂中,小學生放下了學習的負擔和壓力,通過游戲活動自覺地進入到了對未知知識的探索中。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探究,并運用獲得的知識來解答游戲中的問題,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奧妙。可以說在游戲化的數學學習過程中,小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他們對數學的認知能力,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可以使學習活動變得生活化 知識來源于生活,且運用于生活,數學也不例外。事實上,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問題,如行走的路程、購物花費、銀行利息等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都要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如果教師按照課本中的例題來講解這些知識,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無味或難以理解,如果將這些知識變得生活化,將它們融入到學生喜歡的游戲活動中,就能使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學生理解起來也更加容易。比如,在教學“認識貨幣”這一節知識時,筆者并沒有簡單地告訴學生各個面值的貨幣,以及它們之間的換算,而是設計了一個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以及上下兩級面值的十進制關系。具體的游戲內容為:教師準備一些學習用品,請幾位學生來分別扮演售貨員和顧客,讓扮演顧客的學生拿10元錢購買價錢不同和數量不同的學習用品,之后讓買賣雙方進行角色互換。通過這個游戲活動,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他們不僅對各個面值的貨幣有了認識,對不同面值的貨幣換算有了初步認識,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了基礎。這種貼近生活的游戲活動,學生更容易接受,學得輕松又愉快,而且他們也懂得了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對數學學習有了新的認識。 總而言之,將游戲活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既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又能夠轉變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還能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對游戲活動的設計,并恰當地運用到教學環節中,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黃愛玉.游戲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09(12). [2]王飛.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淺析游戲活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 新課程:小學,2010(7). [3]陳筱娟.數學課堂中的魔術師——數學游戲教學法淺析[J].小學時代:教師,2011(7). [4]尤曉鶯.淺談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教研,2011(9). [5]程祖剛.“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