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慶慶
在《國際內部審計專業實務框架》中對內部審計的全新定義為“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旨在增加價值和改善組織的運營。它通過應用系統的、規范的方法,評價并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而在中國銀監會發布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指引》中也將“改善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運營,增加價值”作為銀行內部審計的目標。
一、增加價值是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必然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金融創新快速發展,致使銀行面臨的風險愈加復雜,由此引發的損失也愈加巨大。那么通過內部審計建立全面風險管理來應對阻礙實現組織目標的風險威脅,它不僅可以滲透到銀行的各個業務部門,對全面風險管理進行獨立監督,而且可以運用專業的知識、積累的經驗以及職業的判斷來幫助銀行提升風險的應對能力,從而為銀行創造價值。而內部審計在風險治理方面又具有獨特的優勢。首先,內部審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與組織中的其他部分相比,它更能從組織的全局角度出發,清醒地識別和評估風險,并提出防范風險的有效建議;而與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更能從組織的利益和實際出發,積極主動地識別和評估風險,提出防范風險的有效建議。其次,內部審計具有綜合性。它要對組織中的所有業務進行審查和評價,因此它可以對組織面臨的風險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最后,內部審計具有經常性和及時性。它可以針對組織的實際需要隨時開展審計工作,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防范和化解組織面臨的風險。因此,就內部審計來說,增加價值并不是從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直接生產和創造的,而是內部審計人員通過收集相關業務資料、認識并評價風險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以咨詢、建議、書面報告或其他方式,并通過職業判斷,將分析結論提交給有關管理層,為組織減少損耗和風險,改進經營及公司治理流程,以此帶來巨大的機會利益。
在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和混業經營的形式下,也決定了銀行內部審計應該向管理、效益方向發展。隨著商業銀行經營規模的擴大、投資的多元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而競爭的核心就是利益(利潤)的增加。管理出效益,想要有效益那么就要加強管理,而管理的提升需要審計的支持。因此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就要緊緊圍繞銀行經營的發展,針對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和多部門管理責任不明確的區域,重點關注改善資產質量、提高各項資產業務經營效益,在保證財務收支真實、合法的基礎上,促進增收節支,提高經濟效益。
二、加強內部審計增加組織價值的有效途徑
(一)轉變觀念,調整模式?,F代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不能延用傳統的審計方式,應該由事后審計向事前和事中審計轉變,由對機構的低層次靜態審計向各業務條線及重點機構有機結合的動態審計轉變,由現場審計向遠程審計和非現場審計方向轉變。通常,內部審計的三個基本環節是審計檢查發現問題、審計評價揭露問題、責任追究跟蹤整改。但是如果審計檢查不能發現應該查出的問題,或者對發現的問題不能按規定進行揭露評價問責,那就產生不了應有的價值效能。任何的經營管理括動及其資源配置行為都是作為過程存在的,因此我們對審計對象要制定實施年度、中期、長期的審計項目滾動計劃,這樣既能從歷史的角度去查深查透存在的問題,又可以系統地剖析問題形成的主客觀原因及發展趨勢。并且對重點審計事項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進行有效的動態風險監控,從而在較高層次和較大區域內產生系統影響。
(二)健全完善規范體系。為保證內部審計工作質量,規范商業銀行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這就需要制定一個能保證審計質量的政策和程序,將其目標完成情況與經濟責任考核掛鉤,同時認真落實審計項目負責人的審計責任制,負責對其他審計人員的監督,發現質量問題要追究責任,這樣才能使內部審計工作按照預訂的目標進行,而不流于形式。
雖然當前各商業銀行都依據自身情況制定了內部審計章程、
審計準則以及具體的審計制度,不可否認,這些準則的制定和實施,對于指導內部審計工作、促進其規范運作、減少內部審計風險等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從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分析,有些規章制度已無法滿足實際需要,急需在實踐中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同時緊密結合商業銀行自身內部審計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出更為健全有效的內部審計規范體系,以此來強化內部審計在組織中的價值。
(三)創新內審方法和手段。先進的審計技術、科學規范的審計方法將有助于提高內部審計的有效性,降低審計成本,為組織增加價值。巴塞爾委員會制定的《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中指出:“銀行監管體系應包括某種形式的現場和非現場監督”。因此,銀行內部審計應該從單一的現場審計轉變為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遠程審計相結合。同時,隨著商業銀行電子化建設的快速發展,為非現場審計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首先,有助于開展風險導向型審計。風險審計在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運用,不僅可以有效地控制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增強內控能力,而且可以用來控制和降低審計風險。其次,在高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商業銀行的電子銀行業務也在迅速的發展,網上銀行業務交易量逐年增加,由此引發的信息科技和電子銀行方面的風險控制越來越突出。一旦出現問題將對銀行的商譽和形象帶來極大的損害。所以各商業銀行都十分重視信息科技和電子銀行風險的控制。因此,商業銀行的內部審計手段要向電子化、網絡化、實時化和規范化轉變。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改進內部審計手段,不斷提高審計效率,增強內部審計功效,保證審計增值目標的實現。
(四)加強培訓,提升內審人員素質。隨著商業銀行產品和業務流程的不斷更新,審計人員就需要適時的了解其他業務領域的最新動態,掌握相關的業務知識。因此,必須通過各種途徑,比如業務培訓、崗位交流、后續教育等措施,提高審計隊伍和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水平。通過建立專業化、高素質的內部審計隊伍來提高內部審計質量,保證內部審計增加價值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