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陜西省隴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任 郭西學
淺談供銷社聯合社構建“雙線運行機制”
□ 文/陜西省隴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主任郭西學
隨著全面改革的深化,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治理機制問題日益凸顯。供銷合作社作為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重要載體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很大程度取決于縣級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因此,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重點在縣級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創新聯合社工作,必須構建行業指導體系和經營服務體系的“雙線運行機制”。
供銷合作社是中國特色社會和經濟發展的產物,聯合社更是供銷合作社系統體制機制中獨有的組織形式。在供銷合作社現行組織體系中,地市級以上供銷合作社一般不冠名聯合社,而唯有縣級供銷合作社稱之為聯合社。縣級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是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中的基礎,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供銷合作社60多年的發展史和當前市場經濟的實踐無不證明,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的獨特作用尤為重要,這就為聯合社構建行業指導體系和經營服務體系“雙線運行機制”提供了必要條件。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在長期的為農服務實踐中,供銷合作社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組織和服務體系,組織成分多元,資產構成多樣,地位性質特殊,既體現黨和政府政策導向,又承擔政府委托的公益性服務;既有事業單位和社團組織的特點,又履行管理社有企業的職責;既要辦成以農民為基礎的合作經濟組織,又要開展市場化經營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是黨和政府以合作經濟組織形式推動‘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是新形勢下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供銷合作社這么多的定位,實際上反映出了它的特殊性和廣泛性,廣泛在它的服務職能范圍大,特殊在不可缺失又無法替代。在貫徹落實《公務員法》過程中,縣級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普遍已經納入參照公務員管理范圍之中,工作人員的工資及福利待遇由政府財政供給,與所在單位沒有直接利益關系,這樣就使得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成為“官辦”的經濟組織,而不是理論上的合作經濟組織。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供銷合作社聯合社不是單純政府部門,沒有納入政府序列,但又不同于其他社團組織,這樣就使它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更加特殊。縣級供銷合作社只所以命名為聯合社,一是因為它是眾多基層供銷合作社的聯合體。縣以下每個基層供銷合作社均為獨立的一級法人主體,自身有理事會和監事會,可以獨立行使供銷合作社的一切權利和義務,其形式上獨立、分散,而性質上的一致性需要一個組織統領,這就奠定了聯合社的必要性;二是因為縣級供銷合作社的《章程》規定了基層供銷合作社作為社員社可以進入到縣級社,縣級社自然成為基層供銷合作社的領導機構,作為基層供銷合作社的聯合體提供行業指導和經營服務,成為縣一級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社也就名副其實了;三是因為縣級供銷合作社在領導管理基層供銷合作社的同時擁有自己的直屬公司,是這些公司的行業主管上級和資產所有者,多種因素注定了聯合社的特殊性。
聯合社是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是供銷合作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載體。縣級聯合社具有雙重職責:
一是負責社屬公司的管理。由于歷史原因和特殊職能,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普遍擁有自己的直屬公司和企業,而其他黨政機關和群眾團體是不允許經商辦企業的,聯合社自有的直屬公司長期生存并不斷發展壯大,支撐著聯合社的“門面”。社屬公司是聯合社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企業法人和管理者是聯合社的委托人,社屬公司的資產權屬歸聯合社所有,聯合社負有指導、監督、管理的權利。管理好社屬公司是聯合社的一項主要職責。聯合社職能作用的發揮很大程度上依靠直屬公司。
二是負責基層供銷合作社的管理。所謂基層,按照我國當前行政區域劃分,是指縣以下的農村基層區域,即鎮(鄉)一級。聯合社在鎮一級普遍設立供銷合作社。基層供銷合作社作為聯合社服務農村的前沿陣地和基層網點,受聯合社的業務指導、協調、服務、監督,資產歸屬基層供銷合作社理事會。
三是經過多年的政策演變和企業改革,當前供銷合作社企業中已難以尋覓到合作經濟的影子,政府、社員、職工各個方面對供銷合作社資產性質屬于誰的問題普遍不予關注。現實中的基層供銷合作社和社屬公司資產權屬早已成了聯合社的了,聯合社也一直把社屬公司和基層供銷合作社作為自己的下屬企業進行管理,使得聯合社的職能和作用近年來才得以有效發揮。
隨著全面改革的深化,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治理機制問題日益凸顯。供銷合作社作為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重要載體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很大程度取決于縣級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因此,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重點在縣級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創新聯合社工作,必須構建行業指導體系和經營服務體系的“雙線運行機制”。
第一,理順管理體系。在聯合社的組織管理體系中,確立基層供銷合作社和聯合社直屬公司兩條主線,建立行之有效的行業指導管理體系。首先,聯合社對直屬公司實行政企分開。應把目前現有以及今后新建的直屬公司以聯合社供銷集團總公司形式整合,建立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實行集團化戰略,資產重新整合、科學配置,形成有效合力,使其全面承擔起政府和社會賦予供銷合作社的各項工作,一般下設農資公司、農副公司、日用工業品公司、再生資源回收公司、電子商務運營公司等直屬公司。其次,明晰基層供銷合作社產權。對基層供銷合作社以聯合社資產運營公司的形式整合,實行企業化管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在聯合社管理層面上不論直屬公司還是基層供銷合作社一視同仁,統一作為下屬企業對待,提供積極有效的業務指導和經營服務,工作同安排、任務同落實、考核同獎懲。實施企業化管理有利于增強基層供銷合作社和直屬公司的生存意識和競爭意識,有利于解決“聯合社不聯合,合作社不合作”的頑疾,同時在企業化基礎上有利于開展縱向和橫向的有效聯合與合作,體現供銷合作社的本能。

第二,明確各自職責。聯合社作為直屬公司的行政主管機關和基層供銷合作社的業務管理上級,一方面具有政府行政管理職能,提供行業指導服務,對外貫徹落實縣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完成政府下達和分配的有關工作任務,參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行使產權代表職能,對內部企業提供經營服務,協調與政府部門、社會組織的關系,行使社有資產出資人代表職能,監督社有資產保值增值。在聯合社的領導和管理下,直屬公司和基層供銷合作社均應按照現代企業模式運行,不論采取股份制、承包制還是租賃制,都應承擔供銷合作社職能和作用,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第三,明晰產權關系。目前基層供銷合作社的資產從合作經濟理論的廣度講屬于入社社員所有,而現實中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從務實的角度來看基層社積累的現有資產已與社員脫離關系,傳統意義上的社員已不復存在,實質上已成為供銷合作社自己所有。不論供銷合作社采取股份制經營、承包經營還是資產租賃經營,其最終收益都歸聯合社。因此,在保障企業正常發展和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基層供銷合作社都應該向聯合社繳納資產占用費,同時社屬公司的資產更是如此。資產本身就歸聯合社所有,亦應與基層供銷合作社一樣繳納資產占用費。按照開放辦社的原則,對合作社、營銷大戶、個體工商戶新加盟進入供銷合作社的,也應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實行股份制管理,繳納相關費用。聯合社所收繳的費用,用于統籌供銷合作社整體使用和開展社會化服務,以利于構建行業指導體系和經營服務體系“雙線運行機制”。
第四,建立發展基金。中發11號文件明確規定:“各級聯合社當年社有資產收益,按不低于20%的比例注入本級供銷合作社發展基金。”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經濟效益好的企業其比例應該提高。同時聯合社積極爭取政策支持,可以向當地政府、省、市供銷合作社爭取相關資金支持,統籌運作建立聯合社發展服務基金,從而在構建行業指導和經營服務“雙線運行機制”發揮作用。基金使用一方面用于直屬公司和基層供銷合作社網點改造建設、生產加工項目投資等;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政府安排和農民需要的社會化服務,具體活動開展由聯合社部署和指導,通過直屬公司和基層供銷合作社實施,最終由聯合社“買單”,做到各行其道,各盡其責。這樣既消除了實施者的后顧之憂,又有效提高了其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做到“有為”才能“有位”。只有“財大”才能“氣粗”,聯合社只有自身具備一定經濟實力,自然就有話語權,在縣委工作中才能引起重視,在政府盤子內才有份量,在社會大局里才有地位。
第五,實行雙向服務。聯合社是基層供銷合作社和直屬公司組織聯合起來的有機統一體,應形成雙向服務并以上級社服務為主。供銷合作社本身處在政府、市場和農民之間,聯合社一手牽著政府,一手牽著企業,既要履行政府賦予的行政職能和社會化服務,又要保障所管理的企業生存和發展,有效推行聯合社行業指導體系和經營服務體系“雙線運行機制”,這個“一身二任”“一崗雙責”的特殊職能,迫使聯合社必須把經營管理與社會服務有機統一。面向企業強化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為聯合社提供和積累更多的資金;同時在承擔政府職能時爭取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特別是社會化服務資金的取得。在實施社會化服務中的資金支出應由政府“買單”或者由聯合社從發展基金中支付,也就是所謂的“花錢買服務”。社屬公司和基層供銷合作社作為企業“只出力,不出錢”,按照聯合社要求提供社會化服務,在服務過程中求效益,這樣有利于調動企業積極性。有政府的資金支持和管理企業的經濟來源作保障,最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其作用發揮如虎添翼。
聯合社是供銷合作社的聯合組織,是供銷合作社組織體系的中樞,肩負著領導供銷合作事業發展的重要職責。構建聯合社行業指導體系和經營服務體系“雙線運行機制”,有利于供銷合作社獨具中國特色的組織和服務功能充分發揮,有利于供銷合作社由單純管理企業向管資產、管服務轉變,真正成為黨和政府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