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果品集團有限公司
創新理念 溝通城鄉 滿足市場需求
杭州果品集團有限公司秉承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傳統,圍繞水果產業的發展,以創優創新的理念,做大做強的氣魄,著力打造新型果品物流企業。公司致力于在溝通城鄉交流、滿足市場需求、努力助農增收上下功夫,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浙江省杭州果品集團公司是杭州市供銷合作社系統的骨干企業。公司始終秉承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傳統,圍繞水果產業的發展,以創優創新的理念,做大做強的氣魄,著力打造新型果品物流企業。公司致力于在溝通城鄉交流、滿足市場需求、努力助農增收上下功夫,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得到了社會的充分認可。2014年銷售各類水果53萬噸,銷售額達48.07億元,同比增長11.4%,實現利潤3298萬元。
第一,營造高層次的果品交易平臺,提升企業經營能力。流通是生產發展的動力,搞活流通要有好平臺。作為果品流通企業,公司一直致力于流通平臺的建設,銷售額每年以上億元的勢頭增長,但交易場地狹小成為公司發展的瓶頸。2006年,位于主城區的公司老市場涉及舊城改造拆遷,位于余杭區的杭州農副產品物流中心則開始興建。公司抓住機遇,毅然遷出老城區,在物流中心園區內建設一個建筑設計新穎、硬件設施一流、服務功能配套的大型果品批發市場。盡管市場遷建必然伴隨著巨大的付出,特別是公司將面臨負債經營的壓力,但公司認為艱辛付出是必要而暫時的,打造優質服務平臺、促進水果市場流通才是永久追求的目標。在市供銷合作社的全力支持下,公司上下統一思想、合力奮戰,快速推進新市場建設,創出公司發展史上的三個“最”:
一是市場規模最大。公司的第一代市場不到10畝地,第二代市場20畝地,第三代新市場占地103畝,比第二代市場面積增大了5倍多。
二是建設速度最快。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的新市場2006年規劃設計,2007年初開工,2008年3月投入使用,歷時14個月,是物流中心園區所有在建市場中唯一一家按計劃開業的市場。
三是硬件設施最先進。3萬平方米的交易大廳采用敞開式鋼構建筑,解決了一般市場場內擁擠、空氣混濁的難點。4萬平方米的7個配套群樓,可以滿足日常辦公、生活的需要。公共活動區域全部電子監控。最大亮點是投資500萬元建設了“浙江第一、全國領先”的電子交易結算系統,把人工稱量、開票、收款等多道繁雜工序優化為一次刷卡輸入信息,同步完成交易結算全過程,確保場內交易便捷、準確、安全。新市場的各項創新獲得了全國總社和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全國同行的高度贊譽,企業自此跨入全國一流行列。
第二,營造特有的經營理念,促進企業快速發展。市場硬件創新,經營還靠軟件支撐。公司注重把溝通城鄉交流的服務意識融合到市場的經營方向、經營模式和經營策略中去,形成獨特的經營理念。
一是經營模式堅持代理制。現行果品市場大都采用攤位租賃制。公司發揮自身的優勢,在新市場實行商品統一進場、統一分區、統一交易、統一結算的代理制,既保證了市場交易公平有序,也為接軌國際通行的拍賣交易制打下了基礎。
二是引進客戶堅持“抓大、強中、不放小”。“抓大”就是鼓勵年銷售額上億元的經營大戶駐場,以規模效應穩住中客戶帶動小客戶;“強中”是強化培育中型客戶,支持市場經營可持續發展;“不放小”就是在時令特色水果上發揮小客戶經營靈活周轉快的特點,拾遺補缺,豐富交易內容。
三是經營品質堅持抓特色。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新市場注重引進省內外有影響力的進口水果和臺灣水果經銷商,積極聯絡全國各地的名優新特水果進場,形成中高檔水果突出的經營特色,促進大宗水果的銷售。
思路決定出路。新理念下的新市場,開張以來業績非凡,牢牢占據杭州果品流通的市場龍頭地位。一是銷售年年邁大步。新市場2 0 0 8 年3 月1 5日開業,當日銷售額就超過3 0 0萬元。新市場搬遷當年實現銷售總額1 2 . 5億元,比老市場翻一番,之后連續五年每年遞增5億多元。2 0 1 4年完成銷售額4 8 . 0 7億元,銷售實物量達到5 3萬噸,實現利潤3 2 9 8萬元。二是市場輻射迅速擴張。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從原來的5 0%迅速攀升到8 0%,經營輻射面從市區為主擴展至江蘇、安徽兩省,輻射半徑從1 0 0公里放大到2 0 0公里。三是經濟效益增幅明顯。3年創利5 4 0 0萬元,較前3年翻了一番。

市場內部裝貨現場。
第三,營造行業協會的聯動功能,促成省際流通大格局。要當果品流通的領頭羊,在省內果品流通領域發揮主導作用,公司倡導發起成立浙江省果品流通協會并任會長單位。通過努力發揮協會聯系政府、聯合會員、聯結產地、聯通市場的優勢,以批發市場為平臺,積極推動全省水果產業發展,促成省際果品大流通格局。
一是把覆蓋全省的新品名品推介活動作為大流通的重要手段。幾年來,公司先后與省有關部門共同舉辦各地名優新特水果專場推介會,參辦全省精品水果展銷會和省優質西瓜品牌展銷周等活動。通過宣傳品牌培育市場,引導水果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二是把促成省內果品批發企業聯動作為大流通的重要措施。2007年冬,溫嶺大批甘蔗受凍出現“賣難”,根據省領導的指示,公司聯合省內各大果品批發市場,采取各種促銷措施,避免了甘蔗爛田頭的發生。2008年在全國臍橙幫困銷售中,按照國家經貿委、全國果品流通協會和省供銷合作社的要求,公司又聯合各大果品批發市場齊心協力向國內外市場推銷了8萬余噸贛州臍橙。2009年柑桔滯銷時,公司又與東北果品市場聯動,幫助建德、臨海等地的水果專業合作社向東三省推銷柑橘。通過協會的運作,以公司為龍頭的全省果品市場聯動聯銷網絡已基本形成。
第一,創立果農進市場的直銷模式。公司通過組織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與市場經銷商對接,使分散經營的水果直接進入市場,減少環節,助農增收。公司多次深入杭州各縣及省內其他產地,會同當地政府調研地產水果產銷情況,在合作社生產基地及種植大戶中建立聯系點。目前,建德、淳安的草莓、柑桔,桐廬的鐘山蜜梨,富陽的鸛山水蜜桃,龍泉的甜桔柚,溫嶺的西瓜、甘蔗,浦江、上虞的葡萄,寧海的白枇杷,嵊州金庭桃形李等產地的合作社和種植大戶,都已在場內設立直銷點。公司還組織市場經營大戶與建德草莓、浦江葡萄、衢州椪柑、淳安九坑鄉柑桔等合作社及種植大戶結對交流,建立長期產銷合作機制。
第二,創立政府、企業、媒體聯動的促銷模式。搞活流通,不僅是解決農產品“賣難”,還要積極推介尚未被市場認識的新品牌、新品種。我們立足批發市場,利用媒體的傳導手段,不斷舉辦新品水果促銷活動,宣傳品牌,引導消費。各地政府看中這一優勢,紛紛攜當地產品來杭州銷售。新疆阿克蘇、陜西大荔、江西信豐及省內不少地方,都通過這種方式把產品推進杭州市場。
第三,創立“市場+合作社+基地”的聯銷模式。專業合作社是組織農民走向市場的有效形式,也是公司培育品牌發展基地的主要載體。公司創立“市場+合作社+基地”的聯銷模式,帶動產地調整產業結構,迎合消費需求,使企業與農民的利益結合在一起。目前,公司通過專業合作社共聯結基地5.25萬畝,帶動農戶5.5萬戶。其中在杭州市聯結基地1.1萬畝,帶動農戶1.43萬戶。公司在龍泉創辦生產基地1000畝,聯結基地2萬畝;在臺州市黃巖區聯結基地4.15萬畝,帶動農戶2.85萬戶。公司還將在杭州市余杭區、建德市、桐廬縣等地新建水果聯結基地0.3萬畝,直接帶動農戶2000戶。經過幾年培育,產品已直銷杭州,實現了產銷雙贏。

果品批發市場的冷庫。
第一,建立面向市場客戶的綜合服務體系。為讓客戶在市場安居樂業放手經營,公司致力于完善市場的綜合服務體系。一是開展各類促銷活動。新市場開業以來,堅持按季節組織大型商品推介促銷和聯誼活動,聚集人氣,營造氛圍,促進銷售。二是引入商場式管理方式。對進場商品實行登記管理,通過進場申報、登記核實、月底盤存、結算控制等手段實施全程監管,保證客戶經營安全。三是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公司通過創建品牌市場、評選星級營業員等活動,努力培養一支適應經營需要、得到客戶認同的員工隊伍,營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慕名而來的全國各地客戶愈來愈多。由杭州市民投票產生的“我心目中的杭州品牌”,公司作為市場類參選品牌唯一入選單位,最終進入前10強。
第二,建立規范交易的制度體系。公司通過實施信息傳導、質量檢測和市場準入制度,規范入場產品,推進水果產業的生產標準化、產品品牌化和品種多樣化。
一是創立市場引導體系。在場內設立顯示即時交易信息的LED滾動屏指導交易;通過編發《浙江果品資訊》、《杭州果品資訊》引導產銷;依托協會建立浙江果品流通信息網,及時發布產業信息和水果市場行情。此外,公司還在浙江農網和浙江農村信息網上發布水果產銷趨勢和價格信息,引導產銷活動有序進行。
二是創立信譽保障體系。公司設專門機構,配合有關執法部門,受理投訴、處理違法、調解糾紛,形成一個以公安協防、工商巡查、衛生監管、群眾監督為一體的信譽保障體系,即時解決場內問題。
三是創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設立商品準入辦公室實施果品質量安全雙向追溯管理。對經銷者身份和進場商品進行一戶一卡備查登記,對進貨者實行會員制,憑身份證辦理會員交易卡。建立農殘檢測室,對進場水果實施每天12批次的抽查檢測,加強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
四是創立規范交易制度體系。所有進場交易客戶都必須遵守市場交易規定,規范交易行為。長期客戶需與市場簽訂治安消防安全責任書。
第三,建立聯系政府、連接市場的互通體系。省果品流通協會是省農產品行業協會聯席會議的成員單位。公司利用這個平臺,代表行業積極向政府部門建言獻策。參加省政府召開的全省水果產業發展規劃座談會,主持調研起草《十一五浙江省農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參與省農產品行業協會聯席會議組織的衢州地區柑橘產業發展的調研,針對2008年柑橘賣難向省政府提出解決浙江省柑橘產銷環節問題的建議。
根據國家加強海峽兩岸交流的戰略要求,公司在省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積極聯絡臺灣客商,力排兩岸無“三通”之難,實現了臺灣水果直接登陸浙江市場。2010年6月,公司派代表參加浙江赴臺灣經貿文化交流,現場采購價值130萬元人民幣的水果,助推兩岸合作交流。

市場商戶交易現場。
第四,觸網電商。杭州果品集團2008年在批發市場實行市場交易電算化管理后,2011年實施了國家發改委立項的杭州果品批發有限公司信息系統及檢驗檢測系統項目,該項目于2012年完成。在此基礎上,于2014年著手籌建杭果集團電子商務發展有限公司。今年4月由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管理咨詢團隊和杭州果品集團創業團隊聯合制作的《杭州果品批發市場電子商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在征求各利益相關方的意見后獲得廣泛好評。目前,己完成工商注冊登記及其他審批事項,計劃于今年10月正式對外營業。杭果集團正致力于實現線下實體市場交易與線上網絡交易互補共榮的新的市場交易方式而努力探索。
成績只能說明過去。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歷史新階段,時代又給公司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企業求進,服務不停。公司有做不完的事,但公司肯定會在溝通城鄉交流,推動果業發展、幫助果農增收上辦更多的實事,以實現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