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友珠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進行,教育事業對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活動方式與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在小學語文學科地位不斷提高的今天,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整合到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是小學語文教學活動進行優化的重要實踐。將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結合,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的活躍以及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以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為主題,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現狀與方法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小學語文
一、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足
毋庸置疑,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發展有著諸多積極意義。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推廣與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
1.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解不充分,會讓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開展效率過低,影響小學生的學習質量。許多教師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去追求課堂氛圍的熱鬧,但是,學生的參與度不高,就讓課堂的熱鬧變成了沒有意義的活躍,不僅沒有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另外,語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展現出優勢,小組合作學習任務的設置不合理,會讓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無法參與到合作活動中。形式化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會使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降低,也會引起學生不良的學習情緒。
2.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行為被動化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學生的學習行為應當是自主自愿的。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小學生自發地提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并研究問題的解決方法。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的。在小學語文課堂中,一些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學習并不順暢,他們各抒己見,也不樂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觀點,沒有領會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在教師的一再強調下,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但合作學習的效果并不好。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只關注合作學習的正面意義,而忽視了小學生在語文學習能力以及表達水平方面存在的不足。導致小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表現得不積極,也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是促進小學生語文素質提高,加強小學語文學科改革的重要方法。
1.加強小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
團隊合作意識是小組合作學習得以成功落實的重要基礎,也是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的重要培養目標。讓小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得以形成與發展,可以推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施,更要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進行培養,根據小學生的行為特點以及個性品質進行有效合作活動的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小組合作活動,可以讓小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樂趣和分享的意義,更能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自信心的提高,樂于與同伴進行交流,融入集體中。如,在講解《給予是快樂的》的時候,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主題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學習觀。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整理一個小小的故事匯,看大家都做過哪些給予和分享的事情。聊天式的合作學習開展難度較低,學生在互相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實現合作學習,為故事匯添磚加瓦,實現合作學習成果的積累。當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樂趣之后,他們更樂于融入集體中,樹立正確的合作學習意識。
2.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的口語能力,對于其學習主體地位的突出有著重要的意義。利用合作學習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促進小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個人觀點,還能讓小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鍛煉。口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需要引起當代小學語文教師的重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想象與再創造,在同一主題下表達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進行大膽思考。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的口語表達發現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積極進行改正,加強教學反饋的科學度。比如,在講解《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自己坐上了宇宙飛船,之后發生了一系列事情。讓學生就近組成小組,分享自己的想象,可以促進教學內容的擴展,也可以讓小學語文教學氛圍更加輕松。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教師要聆聽學生的表達,一些學生用錯被動句,教師要進行記錄,在學生交流之后進行提醒。一些學生樂于引用名句,教師要對其進行肯定,鼓勵學生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口語水平。
綜上所述,促進小組合作學習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結合,不僅可以滿足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發展的需求,更可以滿足小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促進小學生團隊意識的有效形成,實現小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因此,作為一名現代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認真學習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加強創新型教學法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的落實。只有教學方法豐富起來,小學生的眼界才能得到開闊,小學語文教學的層次才能得到提高。
參考文獻:
張桂霖.淺議合作學習:課改調研隨筆[J].黑河學刊,201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