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標對小學生的寫作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而寫作又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點,所以對于寫作教師應高度重視。教師要明確現代教學中的不足,并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及想法探索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新方法。
關鍵詞:寫作能力;培養興趣;欣賞;借鑒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語言文字的教學可培養學生自身的素養,陶冶學生自身情趣,提高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培養和鍛煉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來提高寫作能力。只有學生參與實踐、動手操作,才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這樣學生自然有素材可寫,再也不害怕語文課中的寫作了。要想讓學生能很好地提高寫作能力,就得讓學生多參與實踐活動、觀察周圍的人和事等。現就本人從教多年的經驗對寫作課談幾點認識:
一、培養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充實自己的頭腦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教師平時要多觀察班級的學生,看學生喜歡哪些書籍,然后針對學生不同的愛好去選擇不同的書籍供學生閱讀,充實他們的頭腦。教師還要做到按時向學生推薦讀物來拓展閱讀。“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交談。”確實如此,一部好的作品百讀不厭。在教學中,教師也可參照課本中的單元訓練重點,結合語文教學中的要求,每周甚至假期都要向學生介紹一些好的書籍供他們閱讀學習。只有這樣長期堅持閱讀,充實頭腦,寫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二、教師要根據班級學生情況教會學生模仿寫作
古人作文寫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剛開始學生不會寫作文,也可以進行模仿來讓他們學會如何寫文章,模仿久了,自然而然就會寫出自己的佳作來了。所以我認為學生模仿習作是學生寫作由生到熟、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一個過程。仿寫是學生寫作的開始,是學生寫作興趣培養的基石。學生寫作文是由模仿到獨立寫作的一個過程,有計劃、有目的地仿寫,可以使學生熟悉掌握范文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在真正獨立寫作時,心中有了自己的范文,腦中有了自己的寫作模式,寫起文章來也就不會無從動筆了。他們在腦中范文的影響下,同步提高了自己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從而愛上作文。例如,在教學《黃山記》時,課后習題中列出了古今中外八位名家關于日出景色的描寫,雖然都寫得雄奇壯觀、瑰麗動人,但由于作家的觀察角度不相同,因而所寫景色給讀者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在講解課文時,教師還可結合學生熟悉的《我的空中樓閣》中對小屋的描寫,了解遠看、近觀所呈現出的差異。復習鞏固之后,學生對這個道理也就能牢記在心,在寫作時,他們也就知道了要抓住觀察點,多角度、多方位地去觀察,這樣就能促使學生寫出一些好文章。
三、教師要學會培養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
要讓學生認識到作文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它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寫作是生活的需要,是一件樂事,從而激起學生對寫作的熱情。另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有意識、自覺地運用自己的語言、態度和教學技巧,創造和諧、寬松、愉悅的教學氣氛,使學生自始至終在自信、自強和積極向上的心態中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另外,教師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利用課余做一些游戲,走進生活體驗勞動等,開拓學生思路,拓寬學生選材范圍,激發學生創作欲望。
四、教師還要教學生學會相互欣賞和相互借鑒
欣賞是對人的一種尊重和鼓勵。當我們發現別人的缺點時,其實我們自己的缺點也暴露了,因此不要去指責別人,而要用贊美的語氣和人交流,長此以往,無論我們怎樣說話都是美的語言,那么我們寫出的文章語言不就會更美嗎?教師要教會學生取長補短,善于發現別人的閃光點。特別是在寫作中,有可能同一篇習作內容大概相似,但寫法不同、語言不同,那么給讀者的感受就不同。我們可以根據習作的目的及要求靈活采用同桌互讀互評、小組讀來推薦習作等方式,讓同年級學生互學互評,同年級交流選出佳作展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會評議、學會欣賞、學會修改,使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總之,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真正予以重視。要想保證學生在小學語文寫作過程中自身寫作技能的真正提高,需要教師以身作則,同時還需要學生真正參與實踐,練習和寫作相結合。因此,我們要尋求和開辟一條有利于提升寫作能力的路子,不斷休整和完善,并且立足于長效地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邊亞楠.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J].中國文房四寶,2014(05).
[2]許麗珍.如何實現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整合.中國校外教育,2013(05):10-1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