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新觀點
【“全國十佳農民”倡議書】新當選的“全國十佳農民”發出倡議:一、愛祖國、跟黨走,做新時代的新農民。二、務好農,種好地,讓中國人的飯碗盛滿中國糧。三、學科技,闖市場,做增收致富的帶頭人。四、能拼搏,敢創新,當農村改革的排頭兵。五、愛家鄉,愛土地,做美麗鄉村的建設者。
【食品安全法擬規定蔬菜瓜果等禁用劇毒高毒農藥】4月20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三審稿提出:國家鼓勵和支持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動劇毒、高毒農藥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應用,加快淘汰劇毒、高毒農藥。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農家新動態
【清華“自強計劃”:推薦改為自薦】今年,北大新增面向農村學生單獨招生的“筑夢計劃”,而清華面向貧困生等的“自強計劃”取消中學推薦,全部改為個人自薦。兩校均將引入生源地政府部門,對考生進行資格審核,由省校共同把關招生公平。走,自薦上清華去!
【農業部:將開展“瘦肉精”等7大專項整治】農業部監測152個大中城市的蔬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共78個品種,抽檢樣品10292個,總體合格率為95.8%。農業部已將監測結果通報各地,深入開展農藥及農藥使用、“瘦肉精”、生鮮乳、養殖抗菌藥、生豬屠宰、水產品、農資打假等7大專項整治行動。
【陜西認證182名高級職業農民】日前,陜西給第二批182人頒發了“新型高級職業農民”認證資格證書,這是陜西對“農民”這個職業的最高“職稱”。他們平均年齡38.6歲,年齡最小的是一位從事生豬養殖的22歲小伙。學歷最高的是碩士,有人年收入過百萬。
【安義等5個縣被命名為省級生態縣,有你的家鄉嗎?】日前,江西省環保廳聯合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林業廳命名了第三批省級生態縣(市、區),分別是星子縣、安義縣、安福縣、青原區、共青城市5個縣(市、區)。至此,江西省級生態縣(市、區)增至20個,之前的包括銅鼓縣、灣里區等。有你家鄉嗎?
【會昌:一村支書違規發放津補貼受處分】2013年,會昌縣農糧局下撥該縣麻州鎮下堡村委會農業專項資金共10萬元。2014年,縣審計局在審計時發現,該村挪用2.82萬元用于發放村干部等人加班補助和獎金。經會昌縣紀委監察局研究,給予該村黨支部書記劉世榮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規發放資金全部上繳。
【教育藍皮書:貧困縣近兩成小學生每周只能吃到一次肉】《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5)》4月20日在京發布。報告指出,衛生習慣不良和營養搭配不合理仍是中國貧困地區學齡兒童身體健康的兩大隱憂,貧困縣近兩成小學生每周只能吃到一次肉,并呼吁改善貧困地區低齡寄宿兒童的在校生活條件。
【轉告農民朋友:千萬別盲目擴種生姜!】姜價暴漲,姜農看到眼下行情好,積極擴種,但是業內人士認為,以目前的價格走勢來看,后期上漲動力不足。如果今年農民擴種面積,加上目前囤積的產量過高,未來價格風險較大。轉告身邊的種植戶,千萬莫盲目擴種。
農家新鮮事
【手摸耳聽鼻子聞 盲豬倌練就獨特養豬技能】年已半百的曾九生是江西省廣昌縣頭陂鎮錫坊村村民,18歲因病失明,為謀生計開始學習養豬,靠用手摸、耳聽、鼻子聞的辦法,練就出一套獨特的養豬技能。如今他已經有年出欄量300頭的規模化養豬場,他本人也成為了當地聞名的“盲豬倌”。
【農民自制“排石床”救病妻 獲國家專利】朱清華是江西鄱陽縣農民。妻子曾因患結石切除左。腎,2000年右腎又發現結石。因用藥排石無效,醫生建議倒立治療。妻子體弱無法倒立,朱清華發明出可360度旋轉倒立的“排石床”。不但成功幫助妻子排出結石,還獲得國家專利。
【致敬!農民守護長城37年:誰動一磚一石都不行】河北撫寧縣60歲農民張鶴珊,1978年起,開始守護村子附近的明長城。37年里,為守好長城,他跟很多人急過眼。他在長城上步行里程相當于繞地球兩圈多,還整理出20多萬字考察筆記和故事傳說。他說,“誰動一磚一石都不行!”
【“他都如此堅強,我們憑什么還不努力?”】從蘭桂,53歲,16歲因病截肢后流浪。但是,他從不放棄開畫展的夢想。走了大半個中國,一路走一路畫,手掌滿是老繭,而且自己清理,從不影響環境。他還看望殘障兒童,雅安地震時,甚至捐出所有積蓄。“不論多大困難,都該微笑面對。”
【92歲農村老人吃上網購意大利牛排大餐】外籍大廚現場制作,過生日吃意大利大餐,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云舍村的村民曾金釵為給92歲的公公過壽,花5000元網購意大利套餐,商家派廚師到村里現場制作。老人吃得津津有味,“餡居然還是放在餅外面的!”2014年,農村網購市場總量已達1800億元。
【全南天龍山 數百狐貍讓村民忐忑】4月份以來,全南天龍山出現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狐貍,數量有三四百只之多,這些狐貍還會在夜間成群跑下山在附近村莊游蕩。對于這些“不速之客”,當地村民們感到很忐忑,擔心會給雞鴨等家禽帶來麻煩。
責任編輯:上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