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聲樂教學與社會文化與人們的思維密切相關,原有的簡單思維與當前復雜的聲樂教學現狀已經不相適應,復雜性學科的出現使得人們的聲樂教學思維實現了從簡單到復雜的轉變,復雜性思維能有效把握聲樂教學中的復雜特性,是實現聲樂教學理性思考的重要基礎。本文簡要闡述了簡單性聲樂教學思維,并對復雜性聲樂教學思維的理論與應用、內涵進行了深入的探究。
關鍵詞:聲樂教學思維 簡單性 復雜新
一、簡單性聲樂教學思維
簡單性思維強調對事物加以還原與定論,人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是簡單化的,縱使人們知道世界的復雜性,了解事物的復雜性,但是在很長的時間里,人們習慣于以因果定論將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進行還原,同時,人們對事物的還原往往會有意識的局限在自我認知范圍內,一切事物的本質都合乎慣用思維。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這種簡單性思維被冠以唯科學主義特性,長期作為人們的思維方式。
在簡單性思維方式下,一切的自然、社會現象都被表述為一種機械的運動形式,對事物的理解主要表現為分部結構的抽象特性,這使得事物的結構部位相對獨立,原本復雜的事物直接喪失了其本身的復雜性。這種簡單性思維在教學上的表現則是消除了各個知識之間、知識與事實之間的聯系,造成當前教學上的諸多問題的出現。就聲樂教學來說,簡單性思維使得教學理念單一,注重聲樂中的基本理論要素,沒有將和聲、曲式以及樂器進行完美的融合,沒有將聲樂的審美與聲樂教學進行實質的結合,進而導致了聲樂教學的失真。
二、復雜性思維
復雜性思維的開放性體現的是事物與周圍環境的有機結合,事物在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不能與環境的變化相脫離,它必須與環境進行及時的信息交換,才能保證自我存在的意義,保障人們對其內在特性認知的準確性。這種開放性特征下的復雜性思維有利于開闊人們的視野,加強信息的內化能力,實現彼此對事物認知的交流,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還應該及時跟進周圍環境的變化,良好接受新知識、新觀念,并通過復雜性思維進行提煉內化,與簡單性思維不同的是,人們應該打破事物之間的相互封閉性,對事物間的聯系加以建立,并從多方面對事物的認知進行總結,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
復雜性思維的整體性特征要求我們對待復雜事物時,要以大局觀來進行理解,這種整體性與簡單性思維下對事物的理解具有本質的區別,事物各個部位共同構成整體的方式具有辨證性。基于復雜性思維的理解角度應該以事物的整體特征為重點,同時也應該在進行整體分析時,綜合考量事物的結構特征,通過加深對事物各部分的認識來優化整體的認知水平。這說明,整體特性表現下的復雜性思維同樣不能忽略其本身所包含的分部特征,這也正體現了思維方式從簡單性到復雜性的轉變。
復雜性思維中的非線性特征表現為對復雜事物的多樣性進行還原,這種還原主要是通過對事物結構進行分解,對分解過后的各個分部結構之間的聯系加以反映。復雜性思維的這種特性要求我們在面對一個復雜的事物時,要以事物的層次特性為基礎,從多個不同的角度、途徑對事物的表象與本質加以理解。
三、復雜性聲樂教學思維
(一)聲樂教學主體分析
聲樂教學中的主體是教師與學生,聲樂教學的復雜性主要體現的在主體對聲樂的認知上,主體對聲樂的認知會經過一個漫長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社會與自然因素會給主體對聲樂的認知增添很強的復雜性。學生主體由于閱歷、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對聲樂的理解與認知會存在不同。教師主體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則應該充分考慮各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切忌擺所謂的教師權威,將自身對聲樂的理解強加給學生,而是應該建立復雜性思維,對聲樂教學中的多種問題加以綜合考量。
(二)聲樂教學系統的復雜性
聲樂教學系統由音樂、教學環境等多個因素共同組成,這些系統因素相互交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構成錯綜復雜的聲樂教學系統,聲樂教學中的這些復雜性因素之間不僅具有簡單的因果性,還具有明顯的非線性特性,即基于場所與實踐的不同難以區分彼此間的輕重。聲樂系統既包含多個子系統,又超越各個系統功能之和,因此,也不能以對部分的理解來取代整體的聲樂教學。
(三)聲樂教學的開放性
開放性也是聲樂教學復雜性的表現之一,傳統理念上的聲樂教學具有很強的封閉性,往往過于局限在學校教學上,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加快,聲樂教學的途徑也日益多樣化,此外,聲樂教學還受到社會與學生家庭的影響,包括社會流行音樂對學生日常聲樂學習的影響,家庭成員在音樂上的偏好也會對學生課余的聲樂學習產生影響。聲樂教學應該充分考慮多方面的復雜因素,從學生的喜好與興趣出發,提高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同時,在聲樂教學理念上也應該進行及時的創新,進行開放性聲樂教學。復雜性思維也對聲樂教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及時跟進新環境下的聲樂教學內容,靈敏把控聲樂的發展趨勢與變化狀態,以動態思維對待教學課本,并充分尊重學生對聲樂的個體理解,實現聲樂教學的良好發展。
四、結語
復雜性思維是指對復雜問題以系統和整體的概念來加以解決,其主要特征是開放性、整體性、非線性思維。這種思維特征下,還應該對事物的變化狀況加以觀察,這與簡單性思維下的封閉性、線性以及靜態性不同,它是未來聲樂教學思維的主要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歐陽修俊.論復雜性教學思維[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3年.
[2]古麗萍.教師教學思維方式優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0年.
[3]應秀文.淺析現代聲樂教學的方法和特點[J].網友世界,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