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摘 要: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也是學生應用能力的具體體現,更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方面。所以,為了展現語文學科的價值,也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素質教育下,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激發、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逐步實現“我筆寫我心”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質量;繪畫;情境;復述
寫作教學一直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學生不知道該如何寫,教師不知道該如何教是寫作教學中普遍存在的現象,所以,在課改下,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構建多樣化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進而,在展現學科價值的同時,也為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進行論述,以期能夠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一、繪畫與寫作有效地結合
所謂的繪畫與寫作相結合是針對學生寫作內容單一、千篇一律而言的。眾所周知,寫作素材的缺乏是寫作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也是影響寫作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所以,在實際寫作中,學生對某一個事物的描寫基本上是一致的。比如,寫“我的媽媽”,大部分學生依舊在套用媽媽冒著雨帶我去看病、媽媽怎樣細心照顧我等等,這基本上就成為學生寫“媽媽”的統一套路,導致作文寫出來沒有新意,也沒有真情實感,嚴重不利于學生寫作質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而將繪畫與寫作相結合,主要就是打破學生的這種思維定式,讓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寫出新穎的文章。比如,以“冬天”為例,在寫之前,我先引導學生自己想一想冬天的情境,然后,將自己大腦中的景色畫出來,之后,再用文字進行描述。這樣寫出來的文章雖然有類似,但各有各的形態。比如,大部分學生冬天都畫了雪,但是,每個人描繪的雪不再是單一的“鵝毛大雪”,還有“像鹽?!薄跋癜滋堑难?,更有“洋洋灑灑的雪花”等等,學生的想象給雪賦予了不同的形態,讓雪也具有生機,這樣學生寫出的文章也“活”了起來。所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將繪畫和寫作結合在一起,為培養學生的寫作質量做好基礎工作。
二、創設情境組織寫作活動
情境教學是指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場景當中,然后引導學生動手寫。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表演情境”來給學生搭建自主寫作的平臺,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例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時,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也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本節課的授課時,我借助多媒體將學生引入“春節”的場景當中,然后,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情境創設不僅能夠減少學生寫作的盲目性,而且,對學生寫作質量的提高也有著密切的聯系。
三、通過復述活動進行寫作
復述活動的開展一方面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在反復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能夠對文本進行整體把握,然后再進行復述,并將復述的內容寫下來,以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
例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由于這是一篇童話故事,學生相對來說比較熟悉,而且興趣也比較高。所以,在基本的知識點講完之后,我組織學生進行復述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有兩種寫作的形式:(1)在復述之前,將故事寫下來;(2)在復述之后寫下來。但不論是哪一種方式,學生的“擴句”“縮句”能力都將會得到鍛煉,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當然,除上述三點之外,我們還要鼓勵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摘抄一些好詞好句,并有效地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之中,更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觀察人物的一言一行,觀察人物的外貌、穿衣打扮,觀察事物的變化過程等等,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寫作,將自己每天的喜怒哀樂和一些難忘的事情記錄下來,等等。總之,這些方式和方法都是有助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的。所以,在素質教育下,我們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給學生搭建寫作的平臺,進而,促使寫作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付光乾.怎樣提高小學作文教學質量[J].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1(0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