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妃權
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對模具制造業人才需求的增大,模具制造的發展前景與狀況隨時都發生著變化。為了提高課程質量,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需要積極改變中職學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育培養模式。
關鍵詞:中職學校;模具專業;教學策略;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64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4.136
中職學校模具專業主要培養學生的模具設計能力和模具制造加工能力,使其能夠滿足當下企業發展對模具專業人才的需求。學校要在使學生掌握一定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術理論的同時,培養他們的現場操作能力,使其畢業后能迅速適應企業的技能要求。
關于中職模具專業教學的策略,學校必須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以專業能力學習培養為本位,多角度、多方位地培養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以下是對中職學校模具專業教學策略的探討。
1 ?教學內容策略
模具專業主要培養滿足企業生產線需求的人才,向企業輸送模具設計、制造型人才。模具專業的知識體系包括以下兩大類:①文化基礎知識,包括語文、數學、外語、物理、計算機應用等內容。這些知識是學生綜合素質文化的基礎,也是學習專業知識和以后繼續接受教育的基礎。②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例如《模具CAD》《機械制圖》《模具制造技術》等基礎內容,包含模具專業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維護、操作等工藝流程的每個環節,是學習模具設計制造所必備的基礎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模具設計能力,讓每個學生做到會看圖、會畫圖。學校要根據企業崗位的具體要求精選最合適的教學內容,使每個學生都能走到實踐中去,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
模具制造業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它集機加工、電加工、裝配技術于一身。知識和技術的含量較高,所以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模具制造技術,教學中,必須長期圍繞模具制造的主題。在教學內容上,要堅持以“必須、夠用”為原則,逐一訓練和考核每個學生必備的知識點和技能,讓所有學生都學會用砂輪機、鉆床等基本設備,同時也要掌握高度尺、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量具的作用,能夠簡單地拆卸、裝配模具,使其初步了解模具制造,為他們以后更深入地掌握技能打下基礎。
學校要淘汰教材中陳舊、落后的內容,結合實際補充新內容,倡導教師從實際出發編寫校本教材,不斷改革,不斷創新,做到與企業需求并進。
2 ?教學方法策略
中職學校的學生基本是初中畢業,大多數對填鴨式教學有較大的厭惡感。而模具專業知識較為機械化,邏輯性較強,如果不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很難提起學生的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授課教師應該采用更多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例如啟發式、討論式、模塊一體化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學習、愛好學習。將基礎知識與動手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并運用基礎知識,做到在學中做、做中學。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多媒體、掛圖和實物模型等更加具象化的東西幫助學生去理解較為抽象和機械的東西,將一些復雜難懂的知識點用Flash動畫、課堂PPT、仿真軟件等生動靈活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既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理解,還能提起他們對學習內容的深厚興趣。
例如在塑料模具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看一整套的塑料模具模型,讓他們零距離接觸塑料模具,而不是對著課本上冷冰冰的注釋圖去想象。教師對照模型講解一些基礎知識,例如《機械制圖》《測量公差》以及卡尺等量具的使用,然后讓學生對比模型畫出零件圖和裝配圖。教師在講授塑料成型知識和塑料模具設計的時候,應結合課程設計,讓學生將所學書本知識運用到動手實踐中。在課程設計中,可以讓每個學生根據所選圖紙自己加工零件、自己裝配。整個過程下來,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提高了動手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們還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愉悅的心情。
3 ?教育培養模式策略
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式,學校要想培養符合當代生產要求的技能型人才,必須摒棄傳統的教育培養模式。“從課堂中走出來,結合實踐去學習”,校企合作是當前最為合理的人才培養方式,尤其是中職類專業技術學校。學校和企業合作,既能為企業輸送定崗人才,也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實習平臺,還能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企業實習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接觸到各種先進技術和各類專業設備,可以結合實踐讓他們去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并增加對相關學科前沿知識和以后所從事崗位的了解,為他們今后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能從中了解本專業需要掌握哪些必備技能,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強化實踐的實訓環節。
學校要聯合企業共同開發實習課程,讓學校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定型人才,企業需要什么技術,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真正實現學生與學徒身份的統一,使其畢業后能迅速滿足企業崗位的需求。這樣所開發出來的課程更符合實際,保證學生以后在崗位上能夠學以致用。
校企合作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校企資源共享,這個方式可以實現互利共贏,共同進步。在這個方面有很多種合作方式,比如企業提供項目、場地、設備,學校為企業提供技術人員。學校的技術人員為企業提供技能,創造利潤;而企業則為學校提供學習機會。
實習基地的建設尤為重要,因為動手能力是模具專業所必備的技能,這項技能離不開實踐。但是學校的空間有限,所以學校只能借助于企業去建立實習基地。對于企業而言,實習基地可以為他們創造利潤;對于學校而言,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是學生實習的一線。實習基地是教學和實踐的完美融合,定能取得豐碩的教學成果。
教育培養模式中校企合作是目前為止最具實踐性的方式,也是最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方式,可以培養出適合企業發展的人才。學校教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而企業則提供親身實踐經歷的機會。二者互相配合、互相補充。
4 ?結束語
在中職學校模具專業教學的策略中,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育培養模式都要與時俱進,不論是哪一點,都要盡可能做到最好、最貼合實際、最適合學生,這樣才能培養出服務企業的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