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摘 要:時下微課教學風靡校園,它所代表的教育技術創新理念正引領著教學改革不斷推向深入,使用微課進行計算機應用教學這種嶄新教學模式的探索已得到業內人士的認同與肯定,本文就對信函合并模塊的微課教學進行交流,根據教學反饋分析得出微課相比傳統教學來講所具有的明顯優勢,并對以后微課的教學作出展望。
關鍵詞:微課;教育技術;展望
1 微課的由來
微課最早出現在微博發起后的不久,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隨著微時代的到來,微課程的名稱也應運而生,這是對微課最初的叫法。它根據最新的教學方法,以某個模塊單元為中心,將教學內容拍成視頻上傳至網絡供學生學習,時間一般掌握在二十分鐘左右,通過網絡上的學習再加上課堂上的答疑,可以更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微課教學法正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歡迎。
2 傳統教學的短板
過去對計算機應用的教學總感覺操作比較煩瑣,學生聽了不易接受,所以布置的作業大都沒法準確的完成,本人也多次傾聽過學生的意見,大家普遍覺得上課講的操作一閃即過,印象不深,而課后課件的學習又缺少課堂互動的氛圍,所以很少有學生去看,不少學生就提出來能否采用網絡教學,將教學單元的講解做成視頻上傳至校園網,供大家參考學習,如對某個環節不懂,可以對該環節進行反復點擊學習,這樣印象就深刻了,再還有疑問,在課堂上進行深入的答疑,學生聽了就很明了,完成作業難度就大幅減輕。正視到學生學習上的需求,本人覺得微課的教學勢在必行。為了分析比對,本人就對信函的合并模塊采用微課教學,根據教學反饋進行反思與總結。
3 微課制作的過程
首先我以某開發公司的名義,為了進行商業交流,合作開發科技項目邀請相關公司人員進行研討,以此為目的制作邀請函,并制作信封,通過郵件合并自動填寫客戶的信息。使用DV/DC、麥克風、黑/白板、粉筆、電子教案等其它教學工具,以項目驅動為中心,詳細介紹郵件合并功能的使用方法,學習完成后學生就可以自己制作類似于信函的作業設計,過程可分為如下三步。
a 信函制作 在會議邀請函的主文檔中,通常可以分為固定不變的部分和變化的部分。變化后的內容來自含有標題行的數據記錄表,本案例中全部數據來自“客戶信息表.xls”文件中。
由于現在我們已經預先制作好了信函(主文檔)和信函與信封這兩個案例文件,所以接下來的操作實際上就是郵件合并的第三個過程---把數據源合并到主文檔中。在實際處理中,主文檔和數據源會隨之改變,到時參考提供的案例文件制作即可。總結歸納起來,先是選擇文檔類型,然后連接到數據文件并選擇記錄,再是向主文檔中添加域,最后預覽合并,完成郵件的合并。如要還原文件,通過刪除與主文檔相關的數據源,可以將其轉換為常規文檔。
b 合并到電子郵件 現在信函制作好之后想直接發電子郵件給這些客戶,就在操作步驟中在“選擇文檔類型區”選中”電子郵件”單選框就可以了。然后在“主題行”框內輸入電子郵件的主題并指定電子郵件的范圍,最后單擊“確定”按鈕,Word就啟動OutLook進行發送電子郵件的操作,同時要確保OutLook能正常工作。
c 制作大量信封 完成信函的制作之后就開始批量制作信封,先在郵件合并向導中選擇“信封”單選框,然后選擇文檔,根據信封的大小選擇類型,其次將固定內容填入發信人的信息,并將數據源的字段合并到主文檔,打開“插入域”對話框放入相應字段,調整好對齊方式,設置打印預覽察看效果并修正,通過比例打印信封即可。
4 微課的總結
信函的制作以郵件合并為中心,抓主三個綱就能掌握,首先是建立主文檔,然后是準備好數據源,最后是把數據源合并到主文檔中。通過在主文檔中插入幾種Word域,可以在最終合并文檔中包含更多的信息。根據內容布置作業,內容是自己設計一張校園通行證,上面包括姓名、性別、照片等信息,自己建立數據表,并通過郵件合并方法制作打印校園通行證,以檢驗課堂效果,至此微課的講授內容制作完成。
5 教學反饋
授課的對象是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一個班42名學生,在上課前我讓大家去校園網上觀看信函制作微課視頻,做好預習工作,學生們大都看了,而且反復看了幾遍,普遍反映難度不算太大,就是作業上照片的導入與大小處理不大好把握,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我就感覺微課比傳統教學優勢明顯,它大大提高了學生自學的能力,這樣上課時大致對要點點撥下后就馬上進入答疑時間,師生輔導也就不會像以前那么困難,作業完成起來大都能獨立完成,正確率較高,課堂效率極大提升。
6 微課的定位
目前國內對“微課”概念的界定還未達成共識。從字面來看,微課由“微”與“課”構成,“微”有“細小、輕微”的意思,“課”是指“有計劃的分段教學”或“教學的時間單位”,由此看出,“微課”應該是有時間限制的教學活動全過程。“課程”是指:“學校教學的科目和進程”,如:課表,安排課,由此可見,“課程”是“課”的上位概念,由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內實施系列的同一科目的教學活動,因此又有觀點認為微課是微課程。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老師認為微課是指時間在10 分鐘以內,有明確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廣東省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胡鐵生則指出微課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關于微課是“課”還是“課程”的問題,蘇州電教館館長金陵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微課需要與學習單元、學生的學習活動流程等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微課程,其實質是一段視頻記錄的課堂教學實錄,是微課程系統的一段學習材料,所以說,微課是微課程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綜上可知,從狹義上理解,微課是教師在課堂上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視頻記錄,但是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學習規律,容易造成教與學脫節。從廣義上來說,微課應該是包括微視頻、學習單與學生學習活動流程的微課程。從教育目標來看,微課程更能體現課改要求,兼顧教與學,微課程是微課必然的發展方向。總體而言,微課能充分利用移動信息技術最新成果,切合信息時代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自由選擇時間和空間對課堂教授內容進行深入學習,并且通過師生在線交流使教與學相互促進,為傳統課堂教學提供重要補充,有利于提高教學實效性
7 微課的現狀
現在高校領導高度重視微課,多次組織廣大教師參加關于微課制作的講座,前段時間還舉辦了浙江省高職高專微課制作比賽,涌現了不少優秀的微課供大家參考學習,現在制作微課的軟件也多種多樣,用起來也比教方便,關于微課的課程改革也展開的有聲有色,可以說掀起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新浪潮。本人也受益于現在教學改革風起云涌的大好形勢,與同事一起參與計算機應用的課程改革,現在移動數據正悄然改變學生學習課程的方式,隨著4G網絡的普及,使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可以點擊網絡視頻進行學習,這就要求教師緊跟信息潮流,制作出簡潔精美的微課供大家學習交流。
8 微課存在的問題
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所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們更應當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微課實踐方面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包括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是認識上千差萬別,理解上五花八門。究竟什么是微課?對此,人們的理解五花八門。其實,只要涉及到“課程”一詞,其意義就難免會陷入眾說紛紜的境地。因為人們在提及“課程”的時候,它的意義也許是“學科科目”,也許是“教學內容”,也許是“教學活動”,甚至是“教學”。目前,對微課的認識上存在較多的不同看法,到底什么是微課?是微型課件?微格教學?微教學單元?課程微縮?是微課,還是微課程?什么是微課?本人還是更傾向于將其界定為一個較為明確和具體的東西,也就是: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再者是形式上整齊劃一,表現上比較單調。總體來說,目前人們所看到的微課形式還比較單一,特別是在一些微課比賽網站上的參賽作品,更多的是以課堂教學片段為主,制作的方式方法采用攝像機課堂拍攝,教師講授。微課作品形式上不夠鮮活,樣式還不夠多樣。
然后是目的上不夠明確,動機上各不相同。不少教學線教師對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的目的還不夠清晰明確,動機也各不相同,不少微課作品的設計開發源于微課比賽,一些微課設計開發以參賽為主要意圖。對于為什么要設計、開發微課,設計開發了微課之后,應該如何使用,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以及以哪些方式方法使用,都沒有清晰的認識。
最后是應用上普遍較弱,教學模式創新乏力。由于不少微課作品的設計、開發與制作并不主要以應用為目標,導致現有不少微課作品在應用上普遍較弱,運用微課進行教學模式創新普遍乏力。因此,在微課設計、開發與制作的應用導向,以及微課資源共建共享的機制創新方面,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盡管微課平臺不斷涌現,但是好的微課平臺依舊比較罕見。
9 微課的發展趨勢
展望未來,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將持續受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和相關企業的關注,廣大一線教師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的積極性將不斷增加,微課設計開發制作的參賽動機將逐步轉向應用導向,微課資源建設模式將走向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一線教師、各級各類學校、相關企業共同參與、多方協作的資源建設新格局將逐步形成。不僅如此,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的相關技術日漸成熟,軟件可用性越來越好、硬件功能越來越強,而且價格會越來越低廉,微課平臺不斷增多,對一線學科教師和學生的技術要求也會越來越低。對于區域來說,關注點將由組織大賽轉向微課共建共享機制創新;對于教師來說,微課開發制作門檻將不斷降低,教師關注點將由技術和形式轉向教學設計與創意。回歸本真,微課是為教學和學習模式創新而生的,教學模式創新才是根本。將微課應用于在線教學、混合學習和翻轉課堂之類創新的教學模式,才能真正推進“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發展,才能穩步提升教學質量。
10 本人對微課的憧憬
本人接觸微課時間并不長,但將微課應用于教學所帶來無可替代的優勢使我感到以網絡信息為主導的教學改革已經到來,我們應該順勢而為,圍繞著怎樣做好微課,怎樣將微課引入到傳統課堂相結合以大幅提升課堂效率而群策群力。現在教師下企業進行專業領域的學習是高職院校提升職教水平的一個重要舉措,有不少專家提出讓企業為微課的制作把脈,按照企業生產的流程來制作微課,達到校企合作的目標,為此要制作精美的微課,學生學以致用,在教學的各個環節還需花不少苦功;另外如何融合Moodle教學平臺來搭建、評判微課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但是趨勢不可逆轉,我們應搭乘信息改革的順風車,共同努力,利用相應的優勢條件上好微課。
參考文獻
[1] 胡鐵生,黃明燕,李民 . 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 遠程教育雜志社,2013,8.
[2] 鄭曉軍,張霞. 微課的六點質疑與回應[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3.
[3] 余勝泉,陳敏.基于學習元平臺的微課設計[J].開放教育研究,2014,2.
[4] 張一川,錢揚義.國內外微課資源建設與應用進展[J]. 遠程教育雜志社,2013,12.
[5] 胡鐵生,周曉青.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
[6] 楊明.高職教育微課開發綜合討論[J].職教論壇,2014,2.
[7]徐正濤.基于Moodle平臺的微課開發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