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軍
摘 要:推拿按摩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歷史,正確的推拿按摩方式能促進全身血液的流通,緩解機體的疲勞,保證身體器官各項功能的協調,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本文主要運用各種數據的分析和研究論述推拿按摩對運動性疲勞的恢復作用機理。從而得出正確運用推拿按摩對運動性疲勞的恢復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的結論。
關鍵詞:中醫推拿;運動性疲勞;作用原理;恢復
運動性疲勞恢復一直是醫學領域研究中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當經過運動后,身體會感覺到疲憊,肌肉酸痛,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這是身體物理性能和和心里變化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推拿按摩是通過對身體全身穴位用敲打輕揉等方式使肌肉放松,從而改善機體使身體重回活力的一種有效方法。古今中外,推拿按摩在世界各個地區的運用中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應用。在運動后進行推拿按摩,能使身體快速從疲勞狀態恢復,改善大腦對機體的各項調節功能,從而影響其他器官系統,加速血液的循環,增強機體各部所需營養,促進新陳代謝,將乳酸迅速排出。推拿按摩不僅可以使身體恢復疲勞,還可以緩解肌肉僵硬,舒筋活血,加強身體運動部位血液供應,排出運動中產生的乳酸達到消除疲勞的效果。
1 推拿按摩對機體疲勞恢復的原理
推拿按摩是通過對人頭部,臉部,和人身體的各個部位用特定的手法或機械進行刺激,使血液可以通過身體的經脈,緩解機體的疲勞,保證身體的器官各項功能的協調,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從總體來看,治療疾病緩解機體疲勞的按摩療法,選擇頭面部,胸部,背部腹部以及能量的調節,使血液加速運行。加強機體內部和外部的溝通,協調陰陽。通過運用人體經絡經系統的協調作用原理,刺激機體的各個穴位,通過血液循環和身體各項技能的協調作用,然后在大腦中樞的調節下,依靠機體自己來實現自我緩解和自我療愈。
總之,推拿按摩是通過對機體各部位用特定的工具或手法刺激機體穴位,促進身體血液的流動,改善機體能量平衡原理。
2 推拿按摩對運動器官的作用與效果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劇烈運動后會出現全身肌肉酸痛、僵硬,機體局部肌肉會持續收縮麻木和無力,甚至有時會有關節腫脹和疼痛的感覺。如果任由機體自行恢復,有時一天甚至好幾天才有所緩解,肌肉的疼痛也會對生活和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中醫按摩師對機體劇烈運動后身體個部位肌肉和關節,采用特定的手法進行按摩推拿,效果顯著,身體經過推拿按摩后能快速的從疲勞狀態恢復重回機體活力。中醫按摩師利用醫學上的肌肉透視圖一肌肉張力為指標研究發現,劇烈運動后經過推拿按摩肌肉張力顯著下降,機體各部位僵硬的肌肉變的松弛,運動員明顯感覺到機體各部位肌肉酸脹感得到緩解。分析原因,醫學上認為,推拿按摩能使機體各部位肌肉放松,毛細血管張大,使機體酸脹部位血液供應減少,營養得到提高,可以加快乳酸的排出,消除肌肉的疲勞,減輕疼痛。此外,推拿按摩可以改善肌肉的工作能力,降低肌張力,減少和消除肌肉酸痛,增加韌帶和關節關節的靈活性以及關節功能的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推拿按摩對消除機體疲勞感的作用
國內外許多權威的醫學研究都表明,推拿按摩對機體消除疲勞具有顯著效果。在我國醫學專家曾進行了推拿按摩對緩解改善機體生理機能的研究。他們用穴位按摩法,對二十四名志愿者用對比的方法,觀察二十四名志愿者運動前和運動后大腿伸肌的疲勞。結果表明,不進行推拿按摩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大腿伸肌力矩,作用量和功率三個指標的差異均不顯著。進行推拿按摩過后,實驗組和對照組身體的各項指標都有著很大的差異。
實驗結果表明,經過推拿按摩后實驗組的肌肉運動力和持續工作能力都大于未經過按摩的對照組,而實驗組的肌肉疲勞程度卻顯著低于對照組。這說明推拿按摩對恢復機體活力有著顯著的作用。
4 推拿按摩技巧與穴位的選擇
權威研究數據表明,按摩手法應根據機體疲勞程度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按摩方式,不同的運動項目機體各部位疲勞程度也不一樣,機體重點按摩的部分也是不同的。通常情況下,當主要用下肢進行運動的項目,如,慢走,跑步,彈跳等,按摩部位應主要注重下肢的按摩。當主要用上肢和軀干進行運動的項目,如,乒乓,標槍,鐵餅等,按摩部位應注重上肢的胸部,應采用輕柔的按摩運動部位穴位抖動身體使機體放松等手法。當劇烈運動后機體過度的疲勞時,應進行全身按摩,應對全身技能進行緩慢的輕揉和推抖,手法不要過重和過快。若機體出現肌肉僵硬的情況,應采用捏合和慢節奏的抖動的抖動身體,緩慢而有力的傳人機體內部。
機體運動后按摩方式的選擇可以分為三種。第一是人體采用仰臥位,先按摩身體下肢肌肉群和左右膝蓋關節,重點是身體下肢左右關節。緩慢輕揉的按摩下肢肌肉群,按摩腳部的足三里,陽陵穴等穴。然后輕柔的搖動下肢左右關節使膝蓋關節放松,動搖膝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背屈。二是人體背部向上式。按摩人體背部各個穴位,如環跳穴,陽陵泉,承山穴等,輕揉按摩肩部,外關,內關,曲池穴等上部穴位。第三是人體采用坐位。主要用于振動,摩擦按摩手臂,胸部肌肉揉捏按摩等按摩人體所有穴位。
5 推拿按摩時機的選擇
推拿按摩可分為在運動前對機體進行準備式按摩,運動過程中對機體進行刺激式按摩和運動后對機體進行康復式按摩
按摩前可結合活動做準備運動,或一般準備活動結束后,按摩與專項準備活動相結合。推拿按摩時間應在八分鐘左右,運動前按摩在運動前十分鐘左右進行推拿按摩,不同的運動項目和不同氣候條件在運動前應選擇不同的按摩手法。例如,在比賽前運動員太緊張,可用一個緩慢的按摩、揉捏,用語言誘導的同時使運動員身體和精神放松,從而達到運動前使身體的疲勞程度降到最低的目的。
運動過程中對身體的按摩應根據不同項目劇烈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按摩手法,運動過程中對身體按摩的時機和部位選擇對運動員比賽的成績有著重要的影響。比如,足球運動中,足球運動員經過長時間的奔跑和跳躍,身體疲勞程度大大提高,這時在比賽的間隙期應對運動員,下肢大腿肌肉群進行負荷按摩。采用快速輕揉的拍擊的方法,然后適度加大力度自我按摩的方法,對身體降低疲勞,緩解肌肉僵硬,提高訓練或比賽的成績有很大幫助。
6 結語
國內外大量權威的實驗結果表明,中醫推拿按摩可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協調身體各器官,促進機體新陳代謝,使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外乳酸快速排出體外,消除機體疲勞,快速恢復和改善機體。中醫推拿按摩還可以緩解劇烈運動過后肌肉的僵硬感使肌肉放松,促進機體的血液循環,加強運動部位肌肉的血液供應,改善神經、肌肉和器官的活動。
在實踐中,運動員和按摩師應該更加注重推拿按摩對身體消除疲勞的重要運用。正確的推拿按摩方式可以改善身體的運動機能,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促進健康。
參考文獻
[1] 王紅.運動性疲勞與恢復過程的研究 [J]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3(4):119-120.
[2] 王卓青 .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機制及恢復措施的研究 [J] .河南中醫,2004 (3).
[3] 陳華 .加快運動恢復過程的手段與方法 [J] .中國學校體育,199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