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銀桂
摘 要: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推動了學校教育的整體發展,但有些仍不盡人意。基于此,本人在實踐的基礎上,從計劃詳實、目標明確,主題鮮明、針對性強,注重銜接、關注整體,強化細節、提升延伸,及時總結、立卷歸檔五個方面提高教研活動質量的論述與分析,旨在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強化;細節;教研活動;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8-0068-02
近年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研活動推動了學校教育的整體發展。但從教研活動開展的實效性來看,有些卻不盡人意,如:有的教研活動缺少計劃、目標不明;有的雖有主題,但針對性不強;有的流于形式,走馬觀花,過于膚淺,缺少深度認識;有的研討內容缺少銜接,不能關注細節;有的缺少分析總結與提升延伸等,使教研活動僅停留在教研的表面,沒能向縱深發展?;诖耍趯嵺`的基礎上,筆者認為提升體育教研活動質量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計劃詳實、目標明確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制定詳實的教研活動計劃,確立明確的教研活動目標是高質量開展教研活動的關鍵。新學期體育教研組在制定全年教研活動計劃時,不僅要依據上級的體育工作計劃,還要結合學校的校情、師情、生情,考慮季節時令的變化,對一年的體育教研活動分季、分月進行合理的謀篇布局,并針對每月的主題,研討、確立教研活動的目標,明晰各階段的目的任務、人員分工、實施步驟等,使各項活動在開展前計劃詳實、目標明確、步驟清晰、分工具體、責任到人、考評得力,只有提前把計劃做細、做實,才能高效提升教研活動的質量。如:每年四月份本區都要舉行“四操一舞”比賽,為了迎接比賽,提高做操質量,本學期開學初,在全年教研計劃的基礎上,針對四月份的活動主題又召開了專題會議。首先,教研組認真學習領會區文件精神,并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從學生做操的現有水平、體育教師的配備、做操場地的劃分、人員的分工等方面進行研討,并劃分好場地區域,分配好訓練人員。其次,教研組從動作方向、動作力度、動作節奏等層面對廣播操、武術操、排球操和校園集體舞進行分析、研討,并結合不同水平段學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確定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并形成方案。再次,定人員、定時間、定地點,分層進行訓練,明確每周的學練目標,指定人員定期檢查,且一周一考評一公示一總結。最后,根據計劃在區級比賽前分年級進行學校的競賽,以此推動“四操一舞”的開展。
二、主題鮮明、針對性強
學校體育教研活動的形式、內容相對較廣,涉及到教師備課、上課、聽評課、課題研究、大課間活動、課外體育活動、課余訓練競賽等多個層面。如何在不同層面開展好教研活動,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除了在每次活動前要有明確的主題、詳實的實施方案外,還要加強研討內容的針對性。如:面對教師備課時預設學習目標出現層次不清、三維目標預設不準等問題,體育組確立了研討主題“關于學習目標的預設問題”并從“教案書寫時如何預設學習目標?如何理清認知、技能、情感三維目標的關系?預設學習目標時應把握哪些關鍵點”三個方面進行針對性的研討。研討時,首先集體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解讀》中關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方面目標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水平目標三個章節的相關知識作為研討的理論依據。其次,參照具體的案例文本,先進行自我問題查找、剖析,組內再針對問題進行梳理、歸類、研討,并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教研組的每位教師對自己研討前的教案進行二次備課,即:反思、修改并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在組內再一一交流,再次提升。最后,進行不同水平段、不同教材、不同課次學習目標的預設訓練,以達到目標書寫正確,預設準確。由此可見,只有主題鮮明、切入點準的教研活動,才能有針對性的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注重銜接、關注整體
教研活動的開展除了要有明確的主題、針對性強的研究外,還要注重研討內容之間的銜接,關注教研活動的細節,使教研活動形成梯度,并向縱深發展。如:在常態的集體備課活動中,經常會出現一次集體備課只研討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下次集體備課又換另外一個教材的現象,缺少單元整體的構思,教學內容的安排缺少遞進、銜接與延續性,使集體備課流于形式,過于膚淺,不利于課堂教學的實施和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應針對一個單元教學中存在的課與課之間的銜接、難度的遞進、學習目標預設的梯度、重難點的疊加、教與學策略的延伸等問題進行考慮,同時還要關注新授課、復習課、考核課練習密度的預設、男女生性別差異、體質差異、接受能力差異及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學習評價等細節問題。如:“水平一、二年級跳短繩單元進行集體備課安排六課時的教學內容:①并腳、單腳跳短繩;②單雙腳交換跳短繩;③移動跳短繩;④雙人合作跳短繩;⑤三人合作跳短繩;⑥多種形式跳短繩的考核。每課時的重難點為:①重點:手搖腳跳的協調配合,難點:連貫、速度;②重點:單雙腳交換的時機,難點:協調有節奏;③重點:手搖繩與腳移動的配合,難點:移動時的方向變化;④重點:搖繩與節奏,難點:配合的時機;⑤重點:搖繩與節奏,難點:配合的時機;⑥重點:同伴合作測試,難點:數準跳繩的個數。這種單元式的集體教研備課形式,使教師能夠更好地深入分析、鉆研教材,使一個單元的教學更具連續性,為學生更好的掌握跳短繩技能奠定了基礎,也凸顯了體育教學的內涵。
四、強化細節、提升延伸
學校大課間、課外體育活動、課余訓練,小型運動競賽等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研組的精心策劃與安排。如:傳統的學校運動會受場地、人員、項目等因素的限制,學生參與率較少,運動會成了少部分學生的舞臺,多數學生扮演著觀眾的角色,活動開展沒能面向全體,關注差異。為了提高全校學生的參與率,改革傳統運動會的弊端,體育教研組在保留部分傳統比賽項目的同時,又搜集了走、跑、跳、投、攀爬等趣味性的游戲50余例,并進行整理、分類、篩選,分項目、分年級、分性別通過課堂教學進行實踐論證,刪除了有安全隱患、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的項目,又在反復研討實踐論證的基礎上,從中篩選出具有趣味性、合作性、競爭性、集體性、安全性的20個項目作為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并與部分傳統比賽項目有機融合,要求每個學生至少報一個項目,增加了學生的參與率,比賽內容的設置上做到了既面向全體,又關注個體差異,也尊重了學生的自主選擇權。
為使活動能夠持續良好地運行,賽前教研組長召開各個賽區的組長會議,明確職責,責任到人;賽中教研組長巡視指導、記錄存在的問題;賽后召開各項目組長會議,針對比賽中各個賽點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反思、總結、提升,形成文字資料。最后,體育教研組對上報的文字資料進行匯總、梳理,對比賽中出現的問題,商討改進策略,對原有比賽項目從比賽方法、評價尺度、比賽形式等各個層面進行大膽創新,再次形成方案,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推廣,為下一屆運動會的提升延伸打好基礎。通過賽前規劃、實踐論證,賽中觀察、用心審視,賽后總結,改進提升這一細節的強化,有利地推動了學校各項體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也贏得了領導和同仁們的一致認同。
五、及時總結、立卷歸檔
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凝聚著教研組全體教師的心血、汗水與智慧,我們有責任將完善的教研活動計劃、活動開展中成功的經驗做法、教研活動中的困惑、解決問題的新視角、新思路等梳理成文,立卷歸檔收藏,這些將是一筆豐富的知識財富。一方面,可以為后續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另一方面,可以作為新教師、兼職體育教師學習的素材,為教師撰寫論文、搞課題研究提供參考??傊?,體育教研組要在不斷的學習中開闊思路、創新提升,強化細節、狠抓落實,才能促進學校體育教研活動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