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達 高巍 朱周嵩
關鍵詞:象棋;拓展;游戲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08-0078-01
在學校里,中國象棋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棋類之一。一般只能在雨天或課外活動中發揮功能的中國象棋,如能開發成為體育課堂教學游戲道具必將是一件美事。下列三例利用象棋拓展而成的游戲,或能給我們的體育課堂帶來些許靈感,發揮中國象棋在游戲中的另類功用。
以棋會友
目的:培養合作精神,發展耐力素質,提高耐久跑的趣味性。
準備:象棋1~2副,“摸棋”箱(廢舊紙箱),標志桶8個。
方法:場地中間放一“摸棋”箱,分四組各1路縱隊站于籃球場四個底角外。信號發出,各隊第1人跑向“摸棋”箱,取1枚返回與第2人擊掌后,帶第2人出發。返回依次與本隊第3人擊掌并帶其出發。依次類推,待整組一齊跑出至中圈折返時,第1人在休息區與對方第1人亮出手中象棋比大小,比敗的給勝者按摩放松,如發現比對后手中棋子大小相同,則以誰先到休息區者為大。
規則與說明:1.休息區左右各1,對應為左右各1組,棋子顏色不作區分。
2.練習中,每人只可取1枚棋子,不搶跑,不投機。
拓展:學生可按首次棋子大小,選擇多跑幾組以便選擇更大棋子,每次只可換取1枚;教師設置距離和練習次數可視學生體能情況進行增減。
“車、馬、炮”
目的: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各種跑、跳能力。
準備:收集象棋的車、馬、炮棋子各4套,小墊子若干。
方法:車直線跑,馬側身折線跑,炮跳躍過墊跑。返回途中用炮搭馬車的形式,看哪組最快完成。
規則與說明:1.每3人一組,每支隊伍分若干小組,前組完成返回,交接棋子完給后組對應3人,后組才可繼續按車、馬、炮的順序進行。
2.必須按棋子扮演對應角色,如發現有作假替代者,取消成績。
拓展:可采用往返形式進行,“車、馬、炮”至折返點依次返回后,到起點用炮搭馬車的形式出發后返回。亦可視學生體能情況進行距離增減。
跳繩撿棋子
目的:培養勇敢、果斷的意志品質,發展平衡、協調能力。
準備:長繩2根,象棋2副。
方法:分兩組或多組跳長繩比賽;跳繩的學生邊跳邊撿地上的棋子;棋子先背面朝上,以先撿到“將”或“帥”為勝,用時短組為勝。
規則與說明:1.每組由排頭開始,依次進行,每人只允許在長繩內跳3次,3次內必須出繩。
2.撿取到“將”或“帥”的同學必須在長繩內跳躍中做出成功動作造型示意有效。
拓展:可以是數目多為優勝;或可在長繩中間變換多種的跳法,如單腳跳等。